“偌大工廠只是代工鏈條中一個奴隸”
“利潤薄得像一張紙”
“動輒幾千、上萬的包卻僅僅賺了兩瓶礦泉水的錢,利潤薄得就像一張紙!”東莞慧達手袋廠行政總監(jiān)張潔達一見到記者就如此坦言。而這幾乎成了許多奢侈品代工廠共同的聲音。
這家企業(yè)代工COACH、PRADA、ARMANI、BURBERRY等七八個品牌,年産160萬-170萬個奢侈品牌包,代工COACH品牌的産量在全球代工廠中名列前十,是國內十大代工企業(yè)之一。
張潔達稱,做奢侈品代工的毛利不會超過10個點,代工企業(yè)維持運作下去主要靠走量。比如説,一個售價3000元的COACH包,我們賣給香港貿易公司120元,成本佔100元,其中45元為材料成本、20元為人工成本、35元為水電租金等成本,一個包只有20元可賺。這是較好的情況,有時成本控制不好,一個包經常只賺5元人民幣,也就是兩瓶礦泉水的錢。
“這幾年生意更難做,不僅利潤微薄,世界經濟的持續(xù)震蕩使企業(yè)受到嚴重衝擊。我們産品百分之百齣口到香港,75%到美國,25%到歐洲。近兩三年,美國市場一直不景氣,美國消費者都降低了消費檔次,影響了銷量,從目前情況看,也看不到2013年能有好轉的跡象。歐洲市場反而好一點,但多是遊客帶動的消費。再加上國內招工難,人手少,每個月少接6000個包的單,因人手不足又常出現交貨期晚,只能空運,成本又提高了。”
在廣州市番禺區(qū)一家手袋廠的總經理石達貴看來,能夠保持10%的毛利已是企業(yè)控製成本、管理到位的最好結果,如果稍有不慎,10%的毛利肯定是保不住的。
石達貴分析説,一個奢侈品牌包,廠家以20-30美元結單賣出,市場的最終售價每個手袋會高達400-500美元,這其中,貿易公司起到監(jiān)管作用,大概拿走10%-20%的利潤,除掉20多個點的稅收後,品牌商分得40%-50%的利潤。品牌商靠品牌名字賺大錢,而且沒有固定比例,品牌名氣越大,分得的利潤比例就越高,但實際上成本甚至不到百分之十。“在奢侈品的産業(yè)鏈中,偌大的工廠只是一個可憐的代工奴隸!”
“産地遊戲只為迎合消費者”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消費者追崇奢侈品最主要的是“産地效應”,即哪製造生産的,這也是企業(yè)打造奢侈品的重要賣點。特別是國內一些不成熟的消費者購買奢侈品就是為了上面印著的“MadeinItaly”或者“MadeinFrance”的標簽。
其實,按照各國的規(guī)定,産品在哪個國家完成了最後一個加工步驟,最終成為成品,哪個國家就是産地國。因此,奢侈品牌商們?yōu)榱擞舷M者的心理,便鑽這個空子:他們把材料運送到代工國,完成産品加工的大部分步驟後,再將幾乎是成品的“半成品”運回國內,將最後一小部分加工步驟在本國完成。這樣生産出來的産品,原産地還是奢侈品牌商所在的國家。
廣東省中山市華美服裝廠曾為一些奢侈品牌做過代工,該廠總經理王文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比如一件英國品牌服裝,在國內完成大部分加工步驟後,就剩下扣子沒釘,拉鏈沒裝,品牌商就要求將這個幾乎是成品的“半成品”運回英國,把扣子釘上、拉鏈裝上,製成成品,再出口到其他國家時,原産地就可以堂而皇之標注為‘英國’。這種“産地遊戲”既符合法律規(guī)定,又能很好地迎合消費者的心理,已成為被普遍使用的“潛規(guī)則”。
而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潛規(guī)則”不僅使産品標注有了一個很有榮耀感的“産地國”,而且這種“半成品”因為沒有完成最後工序,成本難以核定,因而運回本國的關稅要比運回成品的關稅低得多。此外,一般而言,能夠被奢侈品牌相中的代工企業(yè)的工藝水準都相差不大,一般消費者是難以識別的。
王文良稱,對於奢侈品品牌商而言,産品由他國代工雖然能較理想地降低成本,但其風險則在於品質管控是否到位,一旦出現品質問題則會影響到品牌的整體形象,將拉低品牌價值。所以,奢侈品品牌商對於代工企業(yè)的選擇較為苛刻,不在於規(guī)模而在於工藝精,且更願意維護固定的合作關係。
“總是被品牌商牽著鼻子走”
《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奢侈品代工企業(yè)有一種特別明顯的感受,企業(yè)主往往低調謹慎、謹言慎行,或婉拒記者採訪,或強烈要求在稿件中隱去真實姓名,這一明顯的特點主要是因其在産業(yè)鏈中的地位決定的。
張潔達直言道:“説白了,品牌商就是生産商的‘米飯班主’,他們下單,我們才有活做,企業(yè)才有出路。我們總是被品牌商牽著鼻子走。雖然想擺脫,但這麼大規(guī)模的企業(yè),員工如何解散安置也是個大難題,一旦做上代工,真有點欲罷不能的感覺。”慧達手袋廠原址設在東莞的一個鎮(zhèn),後來就是因為廠房面積環(huán)境達不到奢侈品品牌商的要求,才到旁邊的鎮(zhèn)重新設廠。
一些奢侈品生産商抱怨,代工奢侈品牌沒有經營活動的自主性,連零配件的供應商都是客戶指定的,但一旦供應不及時造成交貨期延遲,責任又全在廠家。品牌商按每批代工産品的數量配發(fā)五金配件,而一旦有一套五金配件丟失,代工企業(yè)都必須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登記後,品牌商才同意補發(fā)給生産商。“這主要是因為奢侈品品牌商對國內代工企業(yè)十分不信賴,防範代工企業(yè)利用配件製造假冒高倣奢侈品。”張潔達説。
(註明:兩文中所提代工企業(yè)及負責每人平均為化名)
奢侈品代工廠與品牌商之間如何利潤分成?“産地效應”玩著怎樣的遊戲?代工廠能否擺脫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關於奢侈品代工廠的種種情況,一直以來都是神秘的話題,《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深入一些奢侈品代工廠進行探訪,揭開奢侈品代工廠的秘密,這些奢侈品代工廠無不哀嘆:“偌大的工廠只是代工鏈條中的一個奴隸!”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