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係”籌劃了近一年的增資計劃最終“流産”,其核心軍工業(yè)務的資産證券化也再次陷入尷尬。
7月2日,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以下簡稱中航工業(yè))旗下四家A股上市公司中航資本、 中航電子 、 中航飛機 和中航機電同時發(fā)佈公告稱,四者及港股上市的中航科 工參與瀋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飛集團)、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飛集團)的50億元增資計劃終止。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7月開始籌劃的增資計劃被認為是中航係資産證券化的重要步伐。而在更早的2015年5月,中航係曾籌劃將“殲擊機的整機製造單位”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在內(nèi)核心資産作價百億注入 成飛整合 ,但最終因有關部門不支援而“告吹”。
對於此次增資計劃終止,中航電子在公告中稱是因為受到政策和環(huán)境的影響,但並未作具體説明。國資問題研究專家李錦對《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表示,不排除是由於當下國資委對於國企增資有更加嚴格的要求。
50億增資計劃終止
2016年7月2日,中航電子發(fā)佈了《中航電子關於終止增資框架協(xié)議的公告》,這意味著被增資方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50億元的被增資計劃遭遇變局。
早在2015年8月,中航係五家上市公司啟動增資計劃,瞄準了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這塊“蛋糕”。
按照增資計劃,中航電子聯(lián)合中航科工、中航資本、中航飛機和中航機電作為增資方將以49.89億元現(xiàn)金增資的方式共同對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增資。其中中
航資本、中航科工分別佔19.06億元,中航電子佔5.39億元,中航飛機和中航機電則分別佔4.41億元和1.96億元。
50億元大手筆的增資,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緣何獲得中航係五公司的青睞?據(jù)記者了解,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作為我國殲擊機的整機製造單位,是國防主力戰(zhàn)機的研製基地。
而中航電子2015年8月19日也曾公告表示,此次增資的原因一方面是基於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也源於防務航空裝備行業(yè)具有高投入、長週期和高收益資本特性,也需要較大的資本進行長期投入。
招商證券也曾分析稱,該關聯(lián)交易參與方中航科工代表中航工業(yè)港股上市平臺,中航資本是中航工業(yè)産融結合與資本運作平臺,而中航電子、中航飛機和中航機電 與沈飛成飛業(yè)務密切相關,後續(xù)各方只需獲得上市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批準,無需進行國資委和國防科工局審批,因而增資順利完成是大概率事件。
但目前來看,增資計劃已終止,當初的預計顯得有些樂觀了。
資産證券化再遇坎坷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中航工業(yè)在資産證券化道路上遭遇的第一次坎坷。
早在去年初,中航工業(yè)就邁開了資産證券化的步伐。其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成飛整合在去年1月宣佈因重大事項停牌,並在5月19日披露重組方案稱,擬以 158.47億元收購沈飛集團、成飛集團和洪都科技100%股權。與此同時,成飛整合還擬向中航工業(yè)、華融公司等10家投資者發(fā)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 過52.82億元。
然而,最終由於國防科工局認為“按照該方案實行後,將消除特定領域競爭,形成行業(yè)壟斷,建議中止本次資産重組”,該重組方案最終告吹。
簽署了近一年的《增資框架協(xié)議》突然被終止,“輸血”方案再次遭遇坎坷,這也引發(fā)了業(yè)內(nèi)高度關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相關上市公司,但截至發(fā)稿前尚未取得回應。
而李錦告訴記者,倘若此次增資順利達成,也就意味著沈飛集團和成飛集團通過引入上市公司增資完成部分核心軍工資産的證券化,會在一定程度上激活資本市場。
談及此次停止增資的原因,李錦表示,也不排除是因為當下國資委對於國企增資有更加嚴格的要求;由於目前防務航空裝備行業(yè)並未推出明顯的政策,相關影響仍很難判斷。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