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微技術成果展 30年搶救典籍近15萬種
法制晚報訊(記者 馬曉晴)數字資源易丟失損壞,重要文獻需要搶救保存,怎麼做?今天上午,在國家圖書館進行了一場微縮技術近30年成果展示。
這場“傳承文明 服務社會——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工作成果展”由國家圖書館主辦、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以下簡稱“縮微中心”)承辦。
展覽運用互動體驗方式,讓觀眾親身體驗典籍文獻如何拍攝成縮微膠片。
縮微技術是一種採用專門的設備、材料和工藝,把原始資訊原封不動地以縮小影像的形式攝影記錄在感光材料(通常是膠片)上,經加工製作成縮微品保存、傳播和使用的文獻保護方式。
數字資源極易丟失或無法利用,當今縮微技術是國際上通用的長期保存珍貴文獻資源的重要手段,保存時間500年以上,珍貴文獻以紙本、數字、縮微三種形式共存已成為國際共識。
據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視員劉小琴介紹,1985年至今,縮微中心先後帶領25家成員館,共同開展珍貴文獻搶救工作,縮微拍攝珍貴典籍近15萬種,共計6700余萬拍,其中善本古籍31759種、報紙4378種、期刊15230種,民國圖書98493種。
據統(tǒng)計,在縮微中心各成員館已搶救的各類文獻中,至少有20%的原始文獻因紙張老化、載體破損等原因,現已完全無法閱讀,因縮微品的存在其內容資訊和載體形式特徵得以保存下來,而在所有已搶救的文獻中,至少有70%的原件已不再提供一般閱覽服務,縮微文獻正成為讀者利用的熱門文獻。
展覽將從11月26日持續(xù)展出至12月21日,觀眾可持身份證免費到國家典籍博物館進行參觀。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