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地方:眷村
眷村中的巷道
1949年,一百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家屬帶著不同的鄉(xiāng)音、記憶和創(chuàng)傷,從大陸撤退到臺灣。當初跟著國民黨來臺灣的人,一直都以為他們很快就會回去了,可是沒想到,由於長期嚴守「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xié)」三不政策的國民黨當局,這一留就是幾十年。 為安排自大陸遷臺人員及其眷屬,臺灣當局興建大量房舍,稱為“眷村”,而生活在此的,稱為“榮民”。“眷村是臺灣一個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窄義來説,10 個人中就有一個和眷村有關係。廣義上,7 個中就有一個人和眷村有關。”眷村見證了臺灣六十年的發(fā)展,也承載了兩岸60年的情感與記憶。
吃的是思鄉(xiāng)情
麻辣夠味的辣子雞丁、外酥內脆的燒餅油條、紮實帶勁的山東饅頭、酸勁十足的東北酸菜白肉火鍋、肥而不膩的東坡肉,當然還有紅燒、清燉兩相宜的牛肉麵,以及餃子、麻辣鍋、包子、甜酒釀……這些當今臺灣常見的口味最初都來自1949年前後的大陸移民。而眷村,正是大陸移民中最具代表性的群居聚落。
以隸屬空軍的三重市三重一村、臺中清水信義新村和銀聯(lián)二村為例,部隊遷移到臺灣之前,曾長期駐紮四川、貴州一帶,來到臺灣之後,他們還是吃著麻辣的四川菜,將口音與川菜都移植了過來。而居民以雲(yún)南人為主,米幹、米線是他們的主食,其飲食特色影響了附近平鎮(zhèn)、中壢地區(qū),形成了雲(yún)南美食的大本營。
身在海峽對岸,為的只是養(yǎng)家糊口、聊慰思鄉(xiāng)之情,沒料到卻創(chuàng)造出精彩豐富的現(xiàn)代臺灣飲食,使寶島成了濃縮大陸各省的美食地圖。
學的是思鄉(xiāng)情
臺灣某眷村中一家人的合影
大部分眷村第二代都在臺灣出生。從會説話或識字開始,大陸老家的地址就成為眷村子弟必背的功課,即便有口無心,倒也滾瓜爛熟。也許近在福建、江浙,也許遠達內蒙古、東北,當時誰也不知道,背這些地址到底有沒有用,親自踏上父母親故鄉(xiāng)的那一天到底會不會來。但逢年過節(jié)時,遙祭大陸列祖列宗的固定儀式絕不能免。晚輩雙手拄香在胸前,似懂非懂地聽著長輩們操著家鄉(xiāng)話喃喃自語。對下一代是家庭教育,對長輩則是刻骨鄉(xiāng)愁的自我療愈。直到1987年開放大陸探親,眷村長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唯有兩鬢飛雪。生離死別幾十年,他們大多期待子孫能夠一起返鄉(xiāng),見見烽火下殘存的親人,細訴故鄉(xiāng)泥土上的童年蹤跡。
玩的還是思鄉(xiāng)情
臺灣老眷村攝影
在電視還沒發(fā)明的年代,眷村娛樂似乎有許多的可能性,而收音機無疑是主角“魏龍豪、吳兆南上臺一鞠躬!”這句開場白相信眷村人大都耳熟能詳。相聲大師在段子裏抑揚頓挫、説學逗唱,不斷抖包袱、添笑料,聽眾湊著收音機邊上豎直耳朵,即使不是每個段子都那麼好笑,依然跟著如浪潮般一波波的罐頭笑聲“窮”開心。也許因為珍惜,因為單純,所以很簡單就得到快樂。神奇的收音機也為大家送來京韻大鼓、數(shù)來寶、鐵板快書等各種曲藝,還有扣人心弦的廣播劇、閩南語老歌和京劇。特別是京劇“西皮、二黃”的高亢悠揚、鑼鼓鈸鐃節(jié)奏的清脆有力、票友斷續(xù)清唱著似懂非懂的京劇唱腔,流瀉交織在雞犬相聞的巷子裏,徹頭徹尾營造出最對味兒的眷村氛圍。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求是理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