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大學生扮“艾滋病患者”求擁抱,宣傳防艾知識。曹正平攝
為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2003年,國家提出了“四免一關懷”政策,13年來,中國艾滋病感染者普遍服用的抗病毒藥物均可在定點醫(yī)院和疾控中心免費領取。
然而,隨著感染人群的增多,小概率忘藥、缺藥事件越來越普遍,一日不可斷藥的感染者該如何應對?除了相互借藥之外,他們還會面臨哪些生存困惑?
相互借藥,免費藥物也能從中“獲利”?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陜西愛之家HIV感染者支援組織負責人吳勇對艾滋病感染者之間的借藥現(xiàn)象並不陌生。有10年多抗病毒治療經(jīng)歷的吳勇告訴中新網(wǎng)(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有的病友可能出差時把行李丟了,有的忘記帶藥,或者預定出差兩三天,結果時間更長,導致藥不夠了。”
在吳勇負責的公益組織裏,借藥現(xiàn)象很常見。“我們前幾天聚會,有的病友沒有養(yǎng)成隨身帶藥的習慣,那天我們吃飯吃到晚上10點,有的人9點半就要吃藥,那怎麼辦?只能問誰吃一樣的藥物組合,就相互借一下。”
近年來,隨著艾滋病感染者的數(shù)量增多,小概率忘藥、缺藥事件變得越來越常見,一些人從中看到了“商機”。
曾經(jīng)創(chuàng)辦過“艾滋公寓”、倡議消除歧視的程帥帥就是其中一員,據(jù)媒體報道,他在網(wǎng)上建起“藥品轉(zhuǎn)讓平臺”,收取“押金”進行藥物轉(zhuǎn)借,還以收取“代購費”的方式,幫助感染者從國外帶回進口藥物,在艾滋病感染者圈內(nèi)引起爭議。
北京的感染者圖特對此表示,“他的藥物來源是病友贈送或者低價收購的,將國家免費提供的處方藥轉(zhuǎn)售給他人,從中牟利,這性質(zhì)就是倒賣。”
上海的感染者艾潔也提出質(zhì)疑,他説,“代購藥物由於渠道無從考證,真假難辨,如果你唯一活下去的藥物來路不明,吃了還有可能危及生命,這樣的代購方式合理嗎?”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