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上濤
今天,第三家上蔬永輝生鮮食品超市將在浦東雲(yún)山路開門迎客。自9月28日首家門店開張以來,這一“超市型小菜場”以每月新增一家的速度鋪開,根據(jù)其規(guī)劃,到2017年將開設100家。
醞釀“小菜場革命”的上蔬永輝,背後的力量包括永輝超市、上海國盛集團、上海蔬菜集團、摩根斯坦利以及鼎輝投資。這一以混合所有制樣態(tài)運作的“超市型小菜場”模式,是上海求解城市菜市場管理瓶頸的嘗試,也是對國企在競爭性行業(yè)有所退讓、讓民資和外資有發(fā)揮餘地的一種探索。
探訪:價格比多數(shù)菜場便宜
對於老百姓來説,檢驗市場最好的標準就是價格和品種。日前,記者實地探訪了第二家上蔬永輝店——株洲路店。
上午10點半,清早的買菜高峰已過,上蔬永輝超市株洲路店內仍摩肩接踵,不少老人拖著超市提供的小巧輪筐“逛菜場”。記者注意到,生鮮食品佔據(jù)了整個店面的絕大部分,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全部食材。
正在揀梨的趙阿姨告訴記者,這裡的水果品種特別多,單單梨就有白梨、貢梨、碭山梨、新疆梨等四五個品種,還有從未見過的火參果、“恐龍蛋”……所有商品均由顧客自助挑選、稱重、出口結算。
在一排高低錯落的魚缸前,趙大爺操著各種姿勢用網(wǎng)兜撈魚。幾次失手後,他才把一條心儀的黑魚收入囊中。稱重後,一旁有專門的師傅為他破魚去除魚鱗和內臟。趙大爺告訴記者,馬路菜場裏,活魚都放在一個個橢圓形的大塑膠盆裏,顧客指定要哪條魚就給破哪條,但環(huán)境臟,短斤缺兩防不勝防。
近一個月來,家住普陀區(qū)的黃阿姨每週乘車到位於虹口區(qū)的上蔬永輝株洲路店採購,然後向北步行500米去廣粵路53弄小區(qū)看望父母。她説,小區(qū)往北200米就是廣粵路農貿市場,但不少鄰居買菜捨近求遠,“他們向阿爸推薦了這家超市,阿爸又告訴我,現(xiàn)在農貿市場反倒不常去了。”
放棄農貿市場的主要原因自然還是價格。記者比較了上蔬永輝株洲路店、周邊的聯(lián)華超市以及廣粵路菜場的菜價:生菜,三家的價格分別為1.99元、2.8元、4.5元;草頭4.98元、無、6.5元;蓬蒿3.98元、4.8元、3元;杭茄2.38元、無、3元……水果、肉類、海鮮的價格也不同程度低於大賣場和菜場,只有少數(shù)品項的售價高於菜場或聯(lián)華超市。
[責任編輯: 宿靜]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