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了“孫鶴書法藝術(shù)沙龍”,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蔣寅、書法家梁培先、策展人巴力、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孫鶴等,就書法的文化意義以及孫鶴書法的藝術(shù)特點進行了探討和闡釋,並與聽眾進行了互動和交流。
孫鶴是中央美術(shù)學院建院後第一位書法博士後,她把書法當做一種文人修為的手段,借書法表達文心,借書法寄託人生。近年來,她的書法引起學術(shù)界、文藝界、美術(shù)評論界的關(guān)注,正在於其書風明顯有別於當今時風,散發(fā)出人們既陌生又嚮往的文人韻致。蔣寅認為孫鶴書法既有傳統(tǒng)法度,又有個人風格。他説:“孫鶴的書法首先是非常文氣,這是她與當今書法的最大不同,從她的書法裏你能看到一種文化氣息,有很高的可辨識度。再者,你可以看出她的書法有一種很恬淡的心境,這在當今的書法裏面比較少見。”梁培先認為孫鶴的書法有民國時的風範。他認為,在過去的一百年裏,民國那批人的國學、新學底子最厚實,他們的東西能夠讓人得到一種安靜感,感受到一種在書齋裏面受過教養(yǎng)的那種心胸、那種氣息的流露。而孫鶴的書法就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巴力説:“孫鶴的個性、創(chuàng)作狀態(tài)、書法的表現(xiàn)狀態(tài),都非常有文化感。而且她的書法內(nèi)容多來自自己的詩文,這一點在當代很難得,在我認識的書法家中很少見到。”
孫鶴認為,書法之難不在技法,而在境界。她對唐人孫過庭“古不乖今,時不同弊”八個字十分推崇,她的書法有古人的意蘊,又不是簡單的摹古,而是有她個人的精神;她尊崇古人“士先器識而後文藝”的成長主張,注重學術(shù)養(yǎng)成,這使得她的書法有了與眾不同的、相應的文化狀態(tài),這也是孫鶴書法最為動人的根本所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