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女風情畫卷》局部
近日,江都本土畫家丁永祥歷時兩年半創(chuàng)作的《仙女風情畫卷》第二稿完工,這幅長達13米的畫卷,堪稱江都版“清明上河圖”,再現(xiàn)了龍川老街往昔風情。本報曾經(jīng)介紹過《仙女風情畫卷》,但丁永祥不滿舊作,此幅畫卷為其重新創(chuàng)作而成。
今年64歲的丁永祥,小時候喜歡畫連環(huán)畫和觀音像,“做一名專業(yè)的畫家,用畫筆描繪人生”一直是他心中未曾磨滅的夢想。
丁永祥退休後決心圓曾經(jīng)的夢想。他10多歲時全家遷居仙女鎮(zhèn),一住就是50餘年,對龍川老街有著深厚的感情。
想起往日的龍川老街,丁永祥感慨頗多,曾經(jīng)的熱鬧非凡,那些記憶中的人情風貌……“我就想用自己的畫筆,為保護老街做點什麼。”他説。
一次偶然的龍川廣場之遊,丁永祥迸發(fā)了創(chuàng)作《仙女風情畫卷》的靈感。“龍川廣場石碑上的仙女攬勝浮雕刻著仙女舊情舊景舊事,讓我想到,是否將仙女廟老街的歷史風情,串並起來畫個長卷,為我們的後代留下一個關於龍川老街的美好回憶呢?”
經(jīng)過兩年半的苦心繪製,《仙女風情畫卷》兩易其稿,現(xiàn)基本完工。展開畫卷,從水運、木運到老行當,從大運河到禹王宮、仙女廟,從金銀器加工製作到耕田,從婚喪嫁娶到小兒遊戲玩耍……龍川老街的畫卷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針對當時繁華的市井,畫卷中描繪出剃頭修鞋、磨剪鏟刀、陀螺童戲、石鎖演武、龍燈勁舞、驢車賣餅和主客迎送、乞丐討錢及大婚迎娶場景。另外,畫卷所繪建築有幾處具有西洋格局,清楚地表明清末民初的仙女廟業(yè)已接受西風東漸的影響,帶有鮮明的時代色彩。
為準確還原仙女廟歷史文化、人文風情,丁永祥走訪了老街居民、專家,翻閱了不少歷史書籍、縣誌。
記者了解到,《仙女風情畫卷》完成後,丁永祥計劃創(chuàng)作京杭大運河、引江水利樞紐等具有江都特色的歷史人文風情作品。“希望有一天,能辦一個作品展,展示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家鄉(xiāng)的景、家鄉(xiāng)的文化和家鄉(xiāng)的歷史!”(通訊員 蔡俊 見習記者 劉旺 記者 嵇尚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