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牛、羊、雞、犬、豬是人類豢養(yǎng)的六種畜牲,俗稱六畜。而人們總是習慣將馬排在第一位,號稱六畜之首。為什麼?我認為——
其一,馬與人類結(jié)合最早。自從人類告別漁獵時代,進入農(nóng)耕社會,馬就成了人類最先飼養(yǎng)的動物之一。馬以它聰明、勇敢、忠誠、勤勞的品德,成為人類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傳説馬誕生時生有雙翅,叫天馬。它地上會跑,水中能遊,天上能飛,是一種極有威力的動物。後來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禦馬。因為玉帝的寵愛,天馬漸漸驕橫起來。後來,因為硬闖龍宮而觸怒玉帝,被削去雙翅並壓在崑崙山下,300年不許翻身。200多年後,人類始祖——人祖從崑崙山經(jīng)過,天馬大喊:“善良的人祖,快來救我,我願同您去人世間,終生為您效力。”人祖便砍去了山頂上的桃樹,只聽一生巨響,天馬從崑崙山一躍而出。從此,天馬便同人祖來到人世間,終生為人祖效勞。這雖然是個傳説,但也説明瞭馬對人祖的忠誠。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中就有對馬的描述:“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禦不驚,大庖不盈。”(《詩經(jīng)·小雅·車攻》)屈原在《離騷》中曰:“乗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描繪了馬昂揚飛騰的姿態(tài)。從傳説到詩句的描繪,都不難看出馬與人的融合是非常早的。
其二,六畜之中,其他五畜的功能都比較單一,牛耕田,羊産奶,雞生蛋,犬看戶,豬産肉。而馬除了耕田之外,還可以駕車,且其駕車的功能極為嫺熟,成語“養(yǎng)馬駕車”就是明證。馬還善跑,是古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那時候各驛站之間的聯(lián)繫都是靠馬來完成的。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描寫的就是飛馬運送荔枝的情景。馬更能馱,百餘公斤的重物壓在身上依然輕鬆自如地長途跋涉,著名的茶馬古道就是最好的見證。即使到了近現(xiàn)代,馬的運輸作用依然不可忽視。
其三,馬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冷兵器時代,馬與各種兵器一樣,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是戰(zhàn)爭的主要組成部分。回眸古代詩詞——杜甫詩曰:“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房兵曹胡馬》)這是橫行萬里、為國立功的馬;唐代詩人霍總詩曰:“踏雪生珠汗,障泥護錦袍。路旁看驟影,鞍底卷旋毛。”(《驄馬》)這是踏雪踩泥、矯健如飛的馬;宋代王安石詩曰:“驊騮亦駿物,卓犖地上游。怒行追疾風,忽忽跨九州。”(《驊騮》)這是行疾如風、橫跨九州的馬;明代愛國將領(lǐng)戚繼光詩曰:“南北驅(qū)馳報主情,江畔花草笑平生。”(《馬生作》)這是南北馳騁、忠於人主的馬……總之,馬是戰(zhàn)爭中絕對不能或缺的角色。
另外,馬的品質(zhì)很優(yōu)秀。馬聰明、勇敢、忠誠、憨厚、勤勞,比較全面地順應人的需要。牛雖忠誠、勤勞,卻不夠聰明、勇敢;羊雖憨厚善良,卻懦弱;雞雖靈活自如,卻不能勇敢自衛(wèi);犬雖忠實強悍,卻奴顏婢膝;豬雖奉獻無余,卻不夠靈敏。相比,還是馬的品質(zhì)最優(yōu)秀。因而,馬排六畜之首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朱耀儒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