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處停車場內的“共用汽車”。中新網 吳濤 攝
中新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 李金磊)繼“共用單車”之後,北京、上海、重慶、成都等多地開始流行起“共用汽車”。只需下載手機APP,註冊後就能用手機在附近找到汽車使用,到達目的地後可把車還到指定的停車網點或任意的正規(guī)停車場。
業(yè)內人士預測,“共用汽車”在未來幾年將迎來市場爆發(fā)期。那麼,“共用汽車”使用是否方便?費用是否便宜?會否加劇交通擁堵?對此,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進行了調查和實地體驗。
“共用汽車”悄然升溫
在“共用單車”紅遍各大城市的時候,近一段時間,新一波“共用汽車”熱也在悄然升溫。中新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在中國多個城市的街頭,已經出現不少類型的“共用汽車”,很多市民已經進行了“嘗鮮”。
2月15日,中新網記者在北京也實地體驗了一把 “共用汽車”,並進行了手機視頻直播。記者下載了一家 “共用汽車”APP,上傳了駕駛證、身份證進行註冊,無需繳納押金,註冊認證成功後即可使用“共用汽車”提供的分時租賃服務。
打開APP,選擇好取車點和還車網點後,即可選擇可用車輛,系統(tǒng)會顯示可用汽車的車型、車牌號、續(xù)航里程等資訊,並會免費保留5分鐘取車時間,超時將自動開始計費。這家“共用汽車”APP顯示的特價收費標準為1.5元/公里,0.15元/分鐘。
記者選擇了一輛新能源汽車,找到汽車並用手機取車後,順利將車開到了之前選定的還車網點,然後點擊還車。出於體驗的考慮,記者行駛速度較慢,且有所繞路,最終收費單顯示時間為24分鐘,里程為2公里,總費用為8.66元。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共用汽車”所用的車型包括傳統(tǒng)汽油車,但主流多是新能源車。在註冊時一般都需要上傳本人駕照和身份證照片,多數“共用汽車”公司需要繳納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的押金,但也有少數公司不需繳納押金。
對於“共用汽車”的收費標準,一般是按公里+時間收費。在還車模式方面,有的公司規(guī)定必須停到指定的還車網點,這樣不向用戶收取停車費;有的可停到任意的正規(guī)停車場,但需要下一個用戶支付一定的停車費用。
“共用汽車”為啥漸流行?
記者觀察到,很多市民在體驗過“共用汽車”後,會把經歷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博上。對於這種新鮮事物,多數普通人關心的還是“共用汽車”是否方便和便宜。
“感覺挺方便的,收費也不貴。”重慶的張女士過年期間就體驗過兩次當地一家公司的“共用汽車”服務。“一天收費只要99元,這是很劃算的。”
不過也有市民認為“不太方便”,因為要到指定的停車場取車,還車也是到指定的停車場。
不能夠隨地還車,成為不少用戶反映的“痛點”。另外,由於目前各家公司投放的“共用汽車”數量有限,供不應求也導致很多用戶想用車時無車可用。
雖然評價不一,但“共用汽車”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此,業(yè)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在限行、限購的大背景下,民眾買車、養(yǎng)車的成本高,城市停車難等問題,激發(fā)了民眾尤其是擁有駕照但卻沒有車的民眾對“共用汽車”的需求。
一度用車COO付聰對記者表示,目前城市裏存在這樣一部分用車需求,就是能夠自己開車出行,而且用起來很方便很便宜,“共用汽車”提供的分時租賃服務就能滿足這種需求。
付聰透露,根據測算,在同樣的時間和距離下,“共用汽車”的花費比專車、計程車低,比如15公里2個小時的行程,“共用汽車”花費一般在25元-30元之間,而打計程車則需要40元-45元左右,專車的花費更高些。
會不會加劇交通擁堵?
由於市場潛力被看好,包括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內的多位業(yè)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年,共用汽車將迎來爆發(fā)期。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目前“共用汽車”處於市場發(fā)展初級階段,發(fā)展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運營成本高,指標等政策限制也不少。
業(yè)內人士透露,由於汽車運營指標有限,“共用汽車”規(guī)模和網點擴張會受限;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説,雖然説可以享受不限行的便利,但車輛價格、停車位、電費、修車救援人工費等運營成本比較高。此外,充電樁的鋪設也是一大難題,一些公司不得不採取晚上人工調度、集中充電的方式。
另外,越來越多的“共用汽車”會不會加劇城市的交通擁堵,這也成為不少人擔心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作為公共交通的補充,“共用汽車”應該適度健康發(fā)展。對於是否加劇交通擁堵的問題,業(yè)內人士分析, 對於“共用汽車”,用戶有用車需求時,才從網點取車,並不會有空車在道路上行駛。而且,車輛都是本地的運營車輛,不會給城市帶來額外的交通壓力。隨著網點分佈增多,用戶隨用隨還,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也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有本無車人群對擁有車輛的慾望。(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