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10天前,就有不少關心臺灣的大陸博友問我,洪仲丘事件到底還要播報多久?我説至少要到“國防部長”下臺為止。
一個下士之死,竟然搞到“國防部長”下臺,這並不是我未卜先知,而是太了解馬當局,太了解歷史。
只要大家不健忘,就會記得去年馬剛連任,立刻爆發(fā)美牛事件,最後搞到“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下臺,讓人民泄憤。復徵“證所稅”,搞到臺股蒸發(fā)2.2兆新臺幣,股民沸騰,最後也只好犧牲“財政部長”劉憶如。
馬當局的“奇幻漂流”,已經不止造成“部長”隨時可能下臺,還常導致“閣員”莫名其妙自打嘴巴。例如“會計法”修正案,“閣揆”江宜樺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見面時,還堅持不尋求復議,誰知隔天就被馬推翻,幾乎下不了臺。另如十二年“國教”,“教育部長”蔣偉寧原本表示國民教育不能排富,最後卻被迫改口要排富以示公平,公信力蕩然無存。
反觀如副“閣揆”毛治國,儘管大家公認僚氣最重,不符經濟專業(yè),民調經常倒數,但也是不動如山,因為也是馬嫡系。
也難怪有越來越多人,把馬英九比擬成明朝崇禎,直到自殺前夕,仍然自我感覺良好,還説:“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好一個“諸臣誤朕”,也難怪“部長”稍有不慎就要被迫下臺!直到今天,馬仍然認為人民誤解他,都不是他的錯。
有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總統(tǒng)”,不只人民要自救,即使貴為“部長”,也要隨時自我警惕、才能明哲保身。臺灣雖然稱不上民不聊生,但官不聊生,至少在這一年多來,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海峽導報特約撰述人、臺灣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