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mmmmm"><small id="mmmmm"></small></tr>
    • <noscript id="mmmmm"></noscript>
      <nav id="mmmmm"></nav>
    • <tr id="mmmmm"></tr>
      <nav id="mmmmm"><sup id="mmmmm"></sup></nav>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一夲道岛国无码不卡视频,日韩人妻无码bd,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ad9_210*60
      關鍵詞:
      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不可思議的臺灣校園往事:人數過萬的小學

      2010年09月29日 17:19:00  來源:《世界新聞報》
      字號:    

        人數過萬的小學是什麼盛況?1987年之前,島內學校男生只能留板寸,女生頭髮不能過耳。這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上個世紀在臺灣的的確確發(fā)生過。

        臺北市萬華地區(qū)的老松小學曾是全世界學生最多的小學,鼎盛時期有1.1萬餘人。該校如今僅剩778人,人數的變化見證了萬華社區(qū)的繁華與沒落,也凸顯了少子化給臺灣社會帶來的衝擊。

        二次戰(zhàn)後的嬰兒潮讓臺灣的小學人數迅速膨脹。在老松小學任教46年的退休教師許文貴回憶起1966年時的情形説:“1萬多名學生光是朝會就要集合1個小時,站在高樓觀看操場上密密麻麻的學生,宛如螞蟻大軍,相當壯觀。”由於學生太多,學校必須採取所謂的“二部制”,即一、二年級上午上課,三、四年級下午上課,五六年級因為要考初中,才全天上課。許文貴説:“當時教室擠到連講臺都放不下,僅剩下一個走道,允許一人通過,兩人就必須側身走過。”為了避免擁擠,學生上廁所分為前5分鐘、後5分鐘,連去小賣部也要分成第一批、第二批。

        當然人多也有一些好處,通常一個班級不用10分鐘就將校園清掃得乾乾淨淨,學校間的比賽更佔優(yōu)勢,頭腦好的、身體壯的、會跑會跳的,什麼樣的學生都有,因此老松小學也是當時全島小學體育比賽的常勝軍。

        從“日據”時代開始,島內學校開始執(zhí)行發(fā)禁,到國民黨主政時期,校園裏仍然嚴格執(zhí)行男生板寸、女生“西瓜皮”式短髮。為了保住頭髮,學生一直跟學校教導員鬥智鬥勇。某校退休的教導員王鳳書回憶説,當時檢查頭髮長短時,不少女學生會努力將前胸往上提、收下巴,以便留住超過耳根的一兩釐米長的頭髮。臺北某明星高中的教導員徐光媚還記得,有名女學生為了留長髮,不惜每天戴假發(fā)來上學,將真發(fā)藏在其中。學校發(fā)現後仍照章辦事,結果家長到學校質問:“校規(guī)哪一條規(guī)定學生不能戴假發(fā)上學?”因為這件事,後來該校校規(guī)裏增訂不能戴假發(fā)上學一條。剪板寸的男生則喜歡在頭上剃個閃電或麥當勞的“M”圖案搞怪,結果也全部被推平。

        隨著島內社會風氣的逐漸開放,1987年臺當局終於宣佈廢除校園發(fā)禁。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