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有一個真實笑話:某日,臺灣“立法院”質(zhì)詢紀錄出現(xiàn)如下文字:“爾愛騎羊,我愛騎驢”。查影音檔案,發(fā)現(xiàn)“立委”發(fā)言説的是:“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臺灣“立法院”研究所畢業(yè)的助理程度居然如此!我們搖頭之餘下結(jié)論:發(fā)言“立委”的高中是95暫綱之前讀的,助理的高中是95暫綱之後讀的。這反映出年輕一代的文化、語文問題還不嚴重嗎?
李家同教授曾説:“我這一輩子安身立命,靠的就是國英數(shù)三科”。“國英數(shù)”,就是“國文(語文)”、英語、數(shù)學,也就是所謂的工具學科、核心能力。民眾必須借助這種能力,未來一生才能無障礙的終生學習。沒有任何一個先進國家和地區(qū),敢輕忽它的必要性。
臺灣高中課綱微調(diào)案正式核定,明年(2015學年度)8月的高一新生教科書將適用。《中國時報》發(fā)表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評論説,20年來,臺灣卻在有理念、無配套的教改陰影下,每推一個新課綱,就砍一次工具學科的時數(shù)。於是,許多大學教授在教學現(xiàn)場看到的是:“每一個新課綱推出,3年後入學新生程度就下跌一次。”許多數(shù)理的基本概念不會,上課前還得補救教學。
語文能力低落,更是影響深遠,不單報告不會做,論文不會寫。語文更是文化底蘊、國民共識之所依存。多元開放的思考、邏輯清晰的思辨、敏銳精闢的論點、溫厚體貼的素養(yǎng)……皆須借助於此,才得到涵養(yǎng)的沃土;也須借助此工具,才得以完整傳達溝通。它是所有工具學科之本。
如今,正在修訂的臺灣12年“國教課綱”,又以“增加選修減少必修”為主軸,大刀一揮,全部考科減少四分之一學分數(shù)。這正與教改20年來的問題一致:理想性十足,實務(wù)面配套闕如。因為真要落實選修,一定得與大考中心、招聯(lián)會密切配合,並有足夠的資源,解決師資培訓、教室、設(shè)備、經(jīng)費等問題。這些都已超出“國教院”的能力與執(zhí)掌,倘若臺當局“教育部”不一肩挑起,一切都將流於空談。
評論指出,我們從頭到尾沒看到臺當局“教育部”出面擔起應(yīng)負的責任:整合減少高中過多的必修科目,一條鞭式的打通選修無法落實的各種障礙,許學生一個有前瞻性的課綱。卻只看到臺當局官員屈服於各界的脅持,將原本就是該讓學生自由選擇的本土語文(一個包括臺、客、原住民、新住民等十余種選擇的科目,不該因地、因校、因人開出不同的選修嗎?)硬塞進必修課中。這是繼高中一學期18科之後,又極大化中學的必修科目數(shù),我們怎能不為12年課綱後學生的程度捏一把冷汗?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