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花學運之後,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又以禁食方式要臺當局立即停建核四,並且表明“殘害我身體的不是我自己,是那些一定要在臺灣蓋核四廠的掌權(quán)者”。
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路報25日發(fā)表社評説,林義雄一生為臺灣民主奮鬥,其犧牲之大,聞者能不落淚者幾希!不獨犧牲之大,林義雄也因與一般政治人物不同,心中較少私利計較,因此贏得了人格者的尊稱。然則,一個民主社會要如何看待一位人格者的活動,這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無可諱言,民主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價值,這個價值主要包括了人權(quán)、自由、公義、對憲法(遊戲規(guī)則)的尊重,捍衛(wèi)這些價值,任何人皆有責任,而像林義雄這樣的人格者,更能發(fā)揮作用。然則,核四的興廢,不是民主的核心價值,而如何達成興廢的決定,才是民主的核心價值。
林義雄先生那一句話,等於是把廢核四視為最高無上,無可挑戰(zhàn)的價值,而且假定了支援興建核四的掌權(quán)者,是不愛臺灣的,是道德上的殺人兇手。然而,有多少人同意林義雄的意見?如果不同意者佔了大多數(shù),那這些人難道都是道德上錯誤的,他們的意見又應該如何被重視?這是林義雄先生不能回避的問題。馬英九是執(zhí)政者,正因為他是執(zhí)政者,他必須一方面尊重遊戲的規(guī)則,必須兼顧不同的意見,也必須考慮到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換言之,林義雄將此變成了道德的對決,不論是對馬英九或持不同意見者,皆不合理,也不公平。
對人格者,社會愛護、尊敬遠多於質(zhì)疑,但即使是人格者,也需面對檢驗。林義雄先生過去主張“核四公投”,現(xiàn)在則是要求臺當局立即停建核四,這樣的轉(zhuǎn)變,正當性何在?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時恢復核四興建,當時的蔡英文“副院長”還要求如期完工,為何林義雄先生竟然能如此寬容?林義雄先生只要求停建核四,卻不思考其對臺灣的任何影響,等於是把一個極複雜的問題單純化到一個興廢的選擇而已,這是一個合理的決定方式嗎?
我們也必須提醒林義雄先生,“立法院立委”減半的後果,他不必負責,也未曾道歉;核四停建的後果,他也不用負責,但這是臺灣可以承擔的後果嗎?
最後,我們要探討的是一位人格者應該以何種方式來表示其主張。過去,林義雄先生以苦行方式推動“核四公投”,效果有限,並不是因為其個人的影響力不足,而是因為這個議題不是單純的道德議題。現(xiàn)在林義雄先生將手段升高到以生命來對決,固然引起更多關(guān)注,但議題的本質(zhì)並未改變。現(xiàn)在的情況是,核四的問題反而被林義雄的生死問題所掩蓋,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