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臺灣的大統(tǒng)長基公司被檢舉,查出以低價油混充高價油之後,島內食品安全問題像滾雪球般不斷擴大,臺灣各大知名食用油廠商幾乎全都中招,每家業(yè)者都有或多或少詐騙消費者的嫌疑,廠商和消費者長期以來建立的信賴關係一夕瓦解。消費者都在問,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還有什麼廠商可以相信。臺灣《工商時報》18日社論説,這樣的危機再蔓延下去,就已經不是食品安全而已,而是動搖經濟命脈的問題了。
社論説,臺灣近幾年在經濟景氣低迷之外,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爆出食品安全事件,從塑化劑、毒澱粉到最近的混油、黑心油莫不如此。往往消息傳開後,立即誘發(fā)更多的檢舉案件,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整個社會好像全都是詐騙集團,鬧得每家廠商人人自危,民眾則惶惶不可終日。
當大統(tǒng)的黑心油剛爆發(fā)時,臺當局“衛(wèi)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在答覆“立委”質詢時表示,許多案件都是累積已久的老問題,而且再怎麼嚴格把關,“人心險惡是很難克服的”。當時一般民眾也相信“人心險惡”應是極為少數,因而認為只要提高食品衛(wèi)生管理相關法規(guī)的刑度和罰款,應該可以遏止不法廠商鋌而走險。不料近一個月來,臺灣食品安全問題繼續(xù)連環(huán)爆,這樣的情勢再擴大下去,不僅臺灣“美食王國”的美名會崩潰,臺灣的出口貿易也將大受打擊,如果再不想辦法止血,後果不堪設想。社論質疑,究竟臺當局部門在這個過程中又做了什麼,實在應該加以檢討。
最近島內許多被質疑不良的廠商覺得冤枉,也開始尋求解決的方法,才發(fā)現實在是島內的法規(guī)太混亂,過去消費者不在意,業(yè)者也因循,因此從來就一直處於迷糊狀態(tài)。例如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日前就表示,不少業(yè)者向她詢問,為何1998年的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彙編,寫著1987年所公告的銅葉綠素“可用於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使用”,她原本認為“絕無可能”,但找出彙編後發(fā)現確實如此。但同樣的公告在2001年的彙編中,卻是銅葉綠素只可用於口香糖、泡泡糖等,兩者落差實在太大。如果管理單位都無法確知銅葉綠素的使用範圍,也難怪業(yè)者搞不清楚狀況,導致不肖廠商借此混水摸魚,但其他上下游廠商則無辜受牽連。
此外,現今的各種食品添加物的檢驗方法,臺當局和業(yè)者之間不僅沒有共識,而且至今尚無公正和令人信服的第三方檢驗單位,以致于臺當局和業(yè)者之間多半處於對立的立場,也讓民眾傻眼。例如遭點名摻有銅葉綠素的泰山董事長詹岳霖和福壽董事長洪堯昆都跳出來喊冤,因為他們的油品都是進口後分裝,並無改變任何成分,且都有國外檢驗證明,自認經得起考驗。詹岳霖更進一步説,對於臺當局“衛(wèi)生福利部”的檢驗報告感到震驚,因為全世界沒有任何定量檢測油品是否含銅葉綠素的方法,但這次臺當局和學者聯(lián)手,以大統(tǒng)油摻銅葉綠素作為樣品自創(chuàng)一個檢驗標準,若雷同就是不合格,這樣的檢測方法是否會錯殺,值得斟酌。平心而論,業(yè)者的説法也有道理,如果因此錯殺,則臺當局部門處理食安卻反而像是提油澆火,把事件延燒的更大。
再者,島內民眾的飲食習慣和和對進口食品的心態(tài),恐怕才是真正問題所在。這幾年由於民眾開始注重養(yǎng)生,加上地中海食品廠商的宣傳,民眾都認為食用橄欖油可以避免造成身體三高,卻不管橄欖油是否適合自己的烹調習慣,大家都去買橄欖油。但真正高品質橄欖油的成本高,每瓶要價約一千元(新臺幣,下同),實在不是一般庶民用得起,以致給予投機商人有可趁之機。市面上出現的混油其實已有六、七年之久,投機商人不斷嘗試混油至完美比例,而成本則降低至每瓶一、二百元,近來不少知名人士和坊間爆料即指出,多年前就覺得橄欖油怎麼可能如此便宜,但供給和需求雙方卻達到一種自我欺騙的平衡,而且因為沒有立即的危害,因此多年來也沒有人進一步追究,終於累積成目前的食安危機。
從以上分析可以了解食安問題由來已久,最近從彰化縣政府揭發(fā)大統(tǒng)黑心油開始,如今演變成個個廠商都有嫌疑時,恐怕已經不是“人心險惡”可以解釋,而是食安制度和社會集體行為所致。也因此主管部門此後應制定週全的檢驗標準,且更謹慎小心公佈相關的檢驗結果,以免傷及無辜廠商,致其好不容易建立的商譽毀於一旦而難以彌補。其次,主管部門更應趁此時機教育民眾,宣導健康的飲食習慣,而廣大的消費者也不要以為自己完全沒有責任,應該經常吸收對食品的基本知識,如果繼續(xù)追求便宜、口感好的食物,難保食安問題不會再發(fā)生。唯有主管機關善盡週全管理之責,所有消費者痛定思痛,一起監(jiān)督食品廠商,使不肖業(yè)者無所遁形,才能重新建立臺灣食品的信譽。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