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儘管中小學生武術賽事的舉辦次數(shù)和賽事規(guī)模都在增加和擴大,但依然滿足不了武術少年快速增長的需求。武術作為傳統(tǒng)文化,正在重新受到學校、家長和孩子們的追捧。
在我國的體育版圖中,武術一直佔據著特殊的位置。而隨著各種現(xiàn)代運動項目“橫刀奪愛”,武術這種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尷尬。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武術作為國粹一直都不缺乏受眾。以青少年來説,拜武俠小説和影視作品所賜,很多人都有一個“武俠夢”,有的從小就覺得自己天賦異稟,還總偷偷對著電視練習降龍十八掌和九陽神功,幻想將來行俠仗義……等到了大學,各種武術類的社團人氣爆棚,從梅花樁、太極到咏春、洪拳、散打,門派眾多,深受歡迎。可以説,武術在青少年中並不缺乏粉絲,只是缺乏渠道,缺乏像大學社團那樣與武術接觸的機會。
近年來,“武術進校園”日漸火熱,有的地方教育部門還專門出臺武術特色學校等方案,進一步推廣武術文化。這些動作讓不少學生在體育課上多了一項選擇,而武術的魅力也快速得以展現(xiàn)——根據報道,武術在很多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僅次於足球和籃球;根據家長的反饋,孩子在“習武”之後,身姿和精神狀態(tài)都得到了改變,有的身板兒挺拔、虎虎生威、眼睛有神……所以説,“武術進校園”既為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傳承發(fā)展開出了“藥方”,又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可謂一舉兩得。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很多學校受限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仍無法開展武術類課程。而其中,師資力量更是關鍵所在。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武術在校園的推廣雖然對器材、場地等要求並不高,但無疑需要更多“師傅”的推動。對此,一方面需要更多具有武術專業(yè)背景的體育老師走進校園,另一方面也需要民間力量的熱情參與,各地教育部門不妨與武術社團等組織進一步深度互動與合作,讓功夫深入甚至“駐紮”校園,從而讓更多孩子得以領略國粹的魅力。 (夏振彬)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