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內地,去香港股票市場賺個盆滿缽滿;身處香港,到內地股票市場披沙揀金——港交所目前全面啟動“滬港通”項目的市場溝通與前期準備,緊鑼密鼓地公佈了實施綱要與各類指引、資料手冊,兩地市場互聯(lián)互通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
“滬港通”是內地與香港證券市場間建立的交易結算的互聯(lián)互通機制。“滬港通”的設計有哪些特點?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解讀,“滬港通”機制下,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的證券商,直接買賣特定範圍的A股(即上證180、上證380的成分股以及同時于聯(lián)交所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內地券商,經(jīng)上交所直接在內地購買試點範圍內的港股(即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shù)、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shù)的成分股,以及同時于聯(lián)交所及上交所上市的A+H股)。
李小加認為,“滬港通”是內地循序漸進開放資本市場的一大創(chuàng)新,旨在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換取最大的市場成效。即兩地市場盡可能沿用自身的法律、法規(guī)、交易習慣,同時盡可能降低對投資者的限制,讓市場力量發(fā)揮決定性作用,實現(xiàn)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
正如在不同地區(qū)駕車都要遵守當?shù)亟煌ㄒ?guī)則一樣,“滬港通”交易須分別遵守兩地市場規(guī)則。
李小加介紹,這體現(xiàn)在上市公司、證券商、交易與結算三個層面。第一,雙方投資者投資對方市場標的股票時,受對方上市公司證券監(jiān)管者保護,標的公司的披露與投資者保護責任受標的公司上市地監(jiān)管者約束。第二,證券商仍然遵循發(fā)牌地的有關規(guī)則、法律。第三,交易與結算以標的公司所在市場的交易、結算規(guī)則與習慣為本。與此同時,出發(fā)地投資者還須遵循出發(fā)地市場的某些特殊交易與結算規(guī)則。
“滬港通”的設計,遵循謹慎的原則,充分考慮了各方因素和風險。比如,“滬港通”推出初期,分別設每日額度和總額度:南向“港股通”的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北向“滬股通”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
李小加強調,所有額度均是買賣對減後的凈額度。也就是説,“滬港通”一旦進入買賣常態(tài)後,所能支援的交易量實際上會遠遠大於額度。他解釋,“滬港通”是一個長期的、結構性的計劃,試點初期設置額度管控,是為了平穩(wěn)有序、風險可控地推出。在額度控制上,實行“實時監(jiān)控”和“先來先用”原則,交易所不負責分配額度,完全按市場化原則運作,杜絕尋租空間。
“滬港通”下的股票結算與資金交收,通過本地結算所先在本地對減,然後再以凈額與對方結算所作最終結算。兩地結算所互為結算參與者,分別代表兩地參與者實行凈結算。李小加説,這種凈額交收方式,可以避免資金大進大出,控制資金跨境流動風險,降低對銀行資金池造成的波動。
李小加介紹,流入“滬港通”系統(tǒng)內的資金,只能用來買賣規(guī)定範圍內的A股或港股。一經(jīng)賣出,套現(xiàn)資金只能在本地結算系統(tǒng)“原路返回”,不會以其他資産形式留在對方市場。這樣做,能夠有效防範洗錢活動,控制熱錢無序流動風險。而且,在“滬港通”下,所有的交易行為都在交易所、結算公司的系統(tǒng)內進行,誰在買賣、買賣什麼、以什麼價位建倉、出倉等都是一目了然,均有清晰記錄,市場可被有效監(jiān)控。(記者 尹世昌)
[責任編輯: 楊麗]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