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東山:關帝文化香緣兩岸
近日,由東山關帝廟和東山縣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研究交流促進會組成的交流團赴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參加國際關公文化節(jié)的同時,從東山關帝廟分靈9尊關帝金身飛赴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菲律賓、寮國、越南、日本等8個國家,將關帝香火再度傳遞海外,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千百年來,關公忠義精神備受民間敬仰。雄踞福建南部沿海的東山島,自唐代陳政、陳元光開漳引來關公香火,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廟,從軍營的“戰(zhàn)神”到民間的“保護神”,從社稷“關聖”到民眾“帝祖”,從內(nèi)地發(fā)祥到四海傳播,關帝文化繁衍傳承不息。東山關帝廟更是成為臺灣及海外上千座關帝宮廟公認的香緣祖廟。
作為關帝文化從中原走向臺灣及世界的“碼頭”,東山不斷深入挖掘關帝文化在當代的價值,構建關帝文化傳承傳播體系,全面闡釋“忠勇仁義禮智信”的關帝文化精神內(nèi)涵,深化海內(nèi)外文化交流,推進文旅融合發(fā)展,續(xù)寫新時代關帝文化傳播新故事。
中原入閩,關帝文化源遠流長
東山島岵嶁山下,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的東山關帝廟依山臨海,氣派非凡。
説起關公,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三國演義》裏關羽的英勇形象。他的一生,策馬橫刀、馳騁疆場、征戰(zhàn)群雄,被後人稱讚為忠義的楷模。而關帝文化在東山的興起,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朝。
據(jù)東山縣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研究交流促進會創(chuàng)會會長劉小龍介紹,東山舊稱銅山,是福建第二大海島,扼據(jù)要衝,歷代為外敵侵擾爭奪之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為防禦倭寇侵擾,派江夏侯周德興來閩佈防,建置銅山守禦千戶所城,同時建造關王祠。關公就此成為護佑銅山將士的軍神、武神、戰(zhàn)神。
在東山,關帝不僅是戰(zhàn)神,還被當?shù)匕傩兆馂椤暗圩妗薄P凶咴跂|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群眾在家中廳堂懸掛關公畫像和楹聯(lián)的現(xiàn)象。
關公為何深受東山百姓尊崇?
時間回溯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為瓦解反清復明勢力,清廷實行“遷界”政策,兵乃摧城焚屋,銅山居民被迫傾城外遷,哀鴻離散,城廓丘墟。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詔發(fā)準予“復界”。
“百姓回來之後一直無法入籍。就像現(xiàn)在我們沒有戶口一樣,生存權利得不到任何保障。”劉小龍説,東山人民對關帝至崇至敬,就是得關帝允準恩助,把關帝奉為自己的祖先,才得以入籍。
據(jù)東山關帝廟現(xiàn)存的《公立關永茂碑記》記載:因聞詔邑〔時東山島上除銅山所(即銅陵)以外其他鄉(xiāng)社歸詔安縣轄〕有軍籍而無宗者,共尊關聖帝君為祖,請置戶名曰:關世賢,納糧輸丁,大稱其便。五十年編審公議此例,亦表其戶名關永茂,眾感謂可。
從康熙五十年(1711年)開始,東山百姓終於被清政府批準入登正冊,得以減輕賦徭、安居樂業(yè)。入籍後的東山百姓無不感恩,奉關帝為祖,自此家家戶戶香火奉祀。
東山人民把農(nóng)曆五月十三和六月廿四作為關帝特祭日和誕辰紀念日。每到這時,群眾不僅進香朝拜,還舉行關帝出巡文化踩街活動和搭棚唱戲慶賀。
從中原而來的關帝文化,將閩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互融合,走到今天,深深留存在東山百姓的心中,關公“忠勇仁義禮智信”精神在東山島上世代弘揚。
分香入臺,兩岸文化一脈相承
東山與臺灣一水相隔,距澎湖僅98海裏。幾百年來,獨具東山海洋特色的關帝文化,隨著帆船抵達臺灣乃至世界各地。東山也被學者稱為關帝文化從中原走向臺灣及世界的“碼頭”。
“數(shù)定三分,伏炎漢,平吳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業(yè);志存一統(tǒng),佐熙明,降魔伏擄,威靈丕振,只完當日精忠。”這副懸掛在東山關帝廟主殿兩側(cè)的楹聯(lián),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十月,武英殿大學士、吏兵二部尚書黃道周回到東山探親時給關帝廟題撰的。1990年,臺灣宗教諮詢委員會李炳南教授等一行來到東山關帝廟,認出這副楹聯(lián)與臺灣祀典武廟等眾多關帝宮廟懸掛的對聯(lián)內(nèi)容一致後,興奮地説:“這就是臺灣香緣祖廟的見證!”
那麼關帝文化如何傳入臺灣?
自古東山便是大陸沿海的兵戍重鎮(zhèn),明朝曾在此設銅山水寨,為福建沿海五大水寨之一,擔負著遊戍澎湖、維護臺海地區(qū)和平安定的職責。“歷代在收復臺灣、保衛(wèi)臺灣、開發(fā)臺灣、戍守臺灣的過程中,關帝的香火就隨著兩岸軍民的足跡不斷地傳播到臺灣各地。”劉小龍説。
明永歷十八年(1664年),鄭成功的兒子鄭經(jīng)撤離銅山歸臺灣,寧靖王朱術桂入臺前從東山關帝廟分靈關帝神像一尊,奉于臺南靖王府。這也是東山關帝分靈第一次以官方途徑進入臺灣島內(nèi)。康熙七年(1668年),鄭經(jīng)在其王府南面建關帝廟,後改廟名為“祀典武廟”。
清政府統(tǒng)一臺灣後推行班兵制度,從閩粵沿海兵營抽調(diào)兵力,三年一換輪班戍守臺灣,銅山營班兵為戍臺班兵的主力之一。東山關帝香火又隨著班兵入臺屯駐和清代移民入臺,在臺灣各地開枝散葉。
此外,東山還是大陸與臺灣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在商貿(mào)往來中,東山關帝廟的香火和精神就隨著兩岸漁民商戶的流播,在海峽之間傳遞。
據(jù)《海峽聖靈》一書所載,臺灣最早建祀的澎湖銅陵武聖殿、紅毛城關帝廟、臺南祀典武廟、臺南山西宮、高雄文衡殿、宜蘭礁溪協(xié)天宮、臺中聖壽宮等關帝廟,都是從東山關帝廟分靈分香入臺的,以後再不斷分靈延播,香火遍及全臺。目前,臺灣全省共計1000余座關帝廟宇,其中絕大多數(shù)共尊東山關帝廟為祖庭,且諸多關帝廟至今都懸掛著東山先賢黃道周所寫的楹聯(lián)。
“關帝文化是中華兒女忠義氣節(jié)、道德情操、行為規(guī)範的代表性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東山關帝廟香火播植臺灣寶島,遍及海內(nèi)外,成為海峽兩岸乃至海內(nèi)外同胞共同的精神紐帶。”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鄭玉玲説。
深化交流,忠義薪火流播四海
關帝文化從大陸傳到臺灣,並跟隨著華人外遷的足跡,流播四海,經(jīng)代代傳承,深深烙印在海內(nèi)外僑胞心中。每年都有大量臺胞、海外僑胞飛舟跨海來到東山關帝廟,朝聖進香。東山關帝廟成為聯(lián)絡兩岸同胞、海外僑胞的紐帶,先後被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等稱號。
海峽兩岸人同根、神同源,文化一脈相承。上世紀80年代,臺灣高雄文衡殿率先組團跨海前來東山尋根謁祖。隨之,臺灣宗教諮詢委員會、臺灣寺廟整編委員會等遣員陸續(xù)來東山考察,推動了臺灣各地關帝廟宇到東山朝聖謁祖的新一波浪潮。
1995年,由23名臺胞組成的朝聖團跨越海峽前來東山關帝廟,迎奉關帝金身渡海入臺主鎮(zhèn)臺灣400年來首次舉辦的“太上黃籙護國祈天七朝清醮”大典,並巡護基隆山海全境,開啟了兩岸分隔40多年後宗教直航首舉。駐駕臺灣長達半年,所到之處人潮涌動、萬人空巷。隨之,東山關帝祖廟組團赴臺與當?shù)仃P帝宮廟會香結緣,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自此,兩岸關帝文化雙向交流越來越頻繁。2016年10月11日,東山關帝神像再次從東山港起駕,經(jīng)澎湖入臺灣島,歷時3個月環(huán)臺巡安祈福,環(huán)巡達21個縣市,全程約1500公里,有210多家臺灣宮廟參與接駕巡安祈福。
每年關帝聖君誕辰日前後,海內(nèi)外關帝敬仰者都會跨越千山萬水,恭送關帝分靈神像回到東山祖廟謁祖掛香。今年6月18日(農(nóng)曆五月十三)是關帝聖君誕辰之日,以“緣係關帝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