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談兩岸文化紐帶:中華文化是恒久不變的基因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電 (朱賀 盧詩純)“妄圖切割兩岸歷史文化關聯,是民進黨‘謀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蠱惑欺騙下,部分臺灣青年缺少中華文化常識,令人痛心。”北京聯合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18日在北京一場活動上指出,目前急需向臺灣青年講明兩岸密不可分的歷史文化聯結。
當天,臺灣作家範文議在臺灣會館舉行《誰説臺灣不是中國的》新書發(fā)佈會。此活動由全國臺聯文宣部主辦,北京市臺聯、九州出版社、臺海出版社協辦,邀請朱松嶺等大陸專家、業(yè)界人士圍繞兩岸文化紐帶展開對談。
國家民委中國民族語言文字應用研究院研究員葉昌元在談及文字時認為,兩岸都在使用的漢字顯示了共同的文化基因。甚至臺灣沿用至今的注音符號,也都是從漢字中提取而來。他還提及曾主持安陽殷墟甲骨文發(fā)掘工作、享譽兩岸的甲骨學家董作賓。20世紀40年代末,董隨大批文物前往臺灣,繼續(xù)著書立説。葉昌元説,正因有這樣功底深厚的學者,才令甲骨文等文化研究在臺灣傳承不息,“這個功底,我認為就源於中華文化的基因”。
《詩説臺灣》的作者趙國明從詩詞角度分析,認為中華傳統詩詞在臺灣展現出獨特藝術魅力,中華文化基因也規(guī)範了臺灣詩詞文學發(fā)展的方向、內涵和風格。
他談到,曾率族人移居、開發(fā)澎湖的唐代官員施肩吾,在詩中描繪了當地熱鬧的市井風貌,被史學家連橫寫入《臺灣通史》,“鬼市鹽水,足寫當時之景象”;元代詩人屠性的《送人赴彭湖巡檢》,印證了當時開設澎湖巡檢司的史實;明清大量大陸文人入臺,使臺灣詩社得以勃興;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不少臺灣詩人更以詩詞為武器,堅守中華文化根脈。
著名出版人江樂興介紹了兩岸持續(xù)數十年的圖書出版交流情況:正在臺北舉行的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今年已至第20屆,19年來已實現兩岸圖書貿易採購約7億元人民幣,達成兩岸版權貿易和合作項目逾4000項。
“兩岸出版物各有韆鞦,大陸有市場,臺灣有創(chuàng)意,所以我們緊緊擁抱彼此。”他説,出版人士跨海奔波、坦誠合作,已成兩岸文化領域良好互動的典範,更體現出彼此對中華文化豐富內涵的挖掘和重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