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臺緣叢書《曲同調》:兩岸唱著相同的曲調
中新網(wǎng)漳州10月25日電 (張金川 黃亞平)“我們唱的錦歌,就是臺灣老鄉(xiāng)唱的歌仔戲。我們現(xiàn)在唱的薌劇,就是“改良戲”和“歌仔戲”的融合體……”漳臺緣系列叢書《曲同調》序言中這樣寫道。
《曲同調》由福建省漳州市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編輯出版。漳州市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相關負責人2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古老的漳州錦歌到臺灣歌仔戲,再到閩南改良戲和薌劇,同根同源,鑼鼓同聲,弦管同調,語言同音,是兩岸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的戲曲藝術奇葩,也是兩岸人民一條纏綿不斷的文化紐帶。
隨著兩岸交流深入,歌仔戲(薌劇)研究碩果纍纍。《曲同調》就是一本有關海峽兩岸歌仔戲(薌劇)研究的論文彙編,精選十幾位漳臺兩地著名歌仔戲(薌劇)研究專家學者的文章,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兩岸歌仔戲(薌劇)風貌。
漳州錦歌與泉州南音並稱為閩南民間姐妹藝術之花。錦歌植根於民間,唱詞通俗易懂,曲調優(yōu)美流暢,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時,也把錦歌帶至臺灣,並與當?shù)孛窀琛⑿≌{相結合,形成了“唱歌仔”的新形式。2006年,漳州錦歌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陳彬在他撰寫的《臺灣歌仔與閩南漳州錦歌》一文中指出,錦歌作為從民間歌謠小調發(fā)展到説唱曲藝曲種,其中的一大流派“走唱”就是今日臺灣歌仔的翻版縮影;“臺灣歌仔”與“錦歌走唱”數(shù)百年來在兩岸唱著相同的曲調,抒發(fā)的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聲。
閩南師範大學臺籍教授施沛琳也在《閩南語歌仔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指出,先民帶入臺灣的民歌、戲曲、歌舞、説唱、樂器和宗教音樂,都在島內(nèi)生根開花,繁衍傳承,經(jīng)過幾百年的吸收融合,仍保持原貌,成為中華民族音樂寶庫中的一支獨秀之花。
在施沛琳看來,漳州錦歌的雜嘴詞《土地公雜嘴》,唱詞內(nèi)容是祈求土地公保庇嫁個好老公,這首錦歌傳到臺灣,變成了《歹歹翁吃抹空》,曲式、旋律結構及詞格基本相同;《天烏烏》《雞角仔,早早啼》是閩南兒歌傳入臺灣後,編成流行歌曲,在海峽兩岸廣為傳播且風靡大江南北的經(jīng)典例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