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宅門》將於5月登陸臺北戲劇院
新華社臺北4月9日電(記者李建華 劉剛)由熱播電視劇改編的京劇《大宅門》將於5月17至19日在臺北戲劇院演出。在9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京劇《大宅門》編導(dǎo)李卓群與劇中楊九紅的扮演者、青年演員竇曉璇在臺北與觀眾暢談“大宅門”裏的故事。
電視劇《大宅門》共72集,熱播十幾年而歷久不衰。據(jù)介紹,京劇《大宅門》擷取電視劇1906年前後時間段,主要講述了濟南府“花魁”楊九紅因緣結(jié)識京城百草廳少東家白景琦,一見鍾情而自贖跟隨,但最終卻難進大宅門的人生際遇。
李卓群介紹,楊九紅是電視劇《大宅門》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在改編時想像《紅樓夢》一樣,通過擷取大宅門外的人物,以她的視角看大宅門裏發(fā)生的故事,從一個小視角洞視一個大的時代。
“要在兩小時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用京劇講好故事,壓力很大。”李卓群説,京劇分流派和行當(dāng),京劇《大宅門》的很多角色可以説是跨流派、跨行當(dāng)?shù)恼宫F(xiàn)。比如白景琦,他既要有武生繁難的武打表演,又要有老生的唱念功底,表演上還要有小生的技巧。“希望觀眾從演員身上感受到劇本節(jié)奏,以及新京劇既根植于傳統(tǒng)又有時代感的創(chuàng)新形式。”
據(jù)介紹,京劇《大宅門》集結(jié)梅慶羊、翟墨、竇曉璇等老、中、青三代一流名家與頂尖舞美設(shè)計團隊,既秉承傳統(tǒng)京劇經(jīng)典,又創(chuàng)新融合現(xiàn)代審美,通過改變戲曲製作方式,戲曲、影視、流行樂多方跨界合作,致力於打造一部舞臺精品。
來自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的杜派青衣竇曉璇坦言,飾演楊九紅是她從藝以來最大的挑戰(zhàn)。“剛開始壓力特別大,直到試粧當(dāng)天,穿上戲服,我突然找到了感覺,回到排練廳後,逐漸找到了駕馭這個人物的自信。”她説。
竇曉璇介紹,這部戲希望能吸引年輕觀眾,在表演上加入了話劇成分,但同時又不失京劇特點。“唸白採用的是‘京白’,就像帶韻律的普通話,目的就是讓年輕觀眾聽懂。”她説,這部戲在大陸演出很成功,希望臺灣觀眾也能喜歡。
京劇《大宅門》于2017年6月在北京首演,目前已在哈爾濱、上海、石家莊等地演出30多場,此次是首次到臺灣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