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是中華民族特別是臺灣同胞無法抹去的一段記憶。隨著“二二八”起義68週年紀念日的來臨,相關話題再度在島內(nèi)升溫。但日前,臺灣多所高校內(nèi)的蔣介石銅像遭到污損,連國民黨中央黨部的外墻也未能倖免。這種非理性的泄憤之舉,殊為不智,亦不可取。1947年爆發(fā)的“二二八”起義,是臺灣同胞反對當時國民黨當局專制統(tǒng)治、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愛國民主運動,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部分。而客觀來看,由於演變成大規(guī)模流血事件,這段歷史悲劇也成為許多臺灣同胞心中永遠的痛,深深影響臺灣社會數(shù)十年。
歷史不應該被遺忘,前事更可以作為後事之師。經(jīng)過一個多甲子的沉澱之後,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這種態(tài)度才是真正的紀念,也才是對逝者的最大告慰。但長期以來,島內(nèi)少數(shù)政治勢力為了一己一黨之私,別有用心地歪曲歷史事實,將“二二八”視為“臺獨”起源和“外省人欺壓臺灣人”的族群衝突,硬要給“二二八”貼上“臺獨”的標簽,極力挑撥省籍和族群矛盾。就是在這樣的蠱惑和誤導之下,才有了前文所提到的非理性之舉。而這種行為及其背後的種種錯謬,既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也是對今天和明天的不負責任,只會延續(xù)仇恨,撕裂感情,激化對立,不利於島內(nèi)社會的和諧,不利於兩岸交流乃至兩岸關係大局,更不利於兩岸同胞的切身福祉。
從常理推斷,上述非理性行為的“主角”很可能是臺灣高校的學生。作為臺灣社會發(fā)展以及兩岸互利雙贏的希望和未來,臺灣年輕人理應深入了解真相,理性看待歷史,正面迎向未來,而不是輕易為人所誤導,甚至淪為政治的工具。一位已過世的臺灣高僧曾説過:“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句箴言足堪深思和借鑒。我們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那麼多的苦難和坎坷,但只要我們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就沒有什麼東西能擋住我們走向共同繁榮、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步伐。(文/俞菁 張勇)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