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9日刊登投稿文章説,大陸各地的特色方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值得臺灣學(xué)習(xí)的地方。
文章摘編如下:
在大陸幾年跑了許多地方,印象深刻的不是當(dāng)?shù)鼐包c、美食,反而是濃厚表達(dá)出各地文化特色的方言。
坐公交車在西安遊轉(zhuǎn),最常聽到車掌小姐講:“傘塊”(三塊錢),而當(dāng)?shù)厝艘步塘宋乙痪渥顚嵱玫奈靼苍挘骸梆I額了”(我餓了)。西安人很自豪西安話是唐朝的官方語言,並影響了大中華地區(qū)每一個語系。
雖然北京話被視為是最正統(tǒng)的普通話,但哈爾濱人也頗自豪自己普通話講得很標(biāo)準(zhǔn),我喜歡聽著他們講話時一字一句皆字正腔圓且清楚分明,卷舌音也不會太濃厚。之前有認(rèn)識哈爾濱的朋友,總聽他叫我:“姐”,我跟他説我還很年輕、不需要叫我姐,後來才知道“姐”在北方為有禮貌的稱謂。而認(rèn)識的幾位哈爾濱人,喜歡考我一句東北方言:“波了蓋兒卡突嚕皮兒”,後來才得知這是他們常常考外地人的一句話。
而天津人總喜歡把每個音講的很重,十分可愛,他們總愛講:“Ber棒”(非常棒),及“那個嘛”、“為嘛呢”等嘛來嘛去(什麼的意思);而天津話除了卷舌、腔調(diào)重外其實聽得滿清楚的,但是碰到腔調(diào)很重的天津人時我總會笑著請他們講慢一點,再模倣復(fù)述一遍,逗得彼此哈哈大笑。
[ 責(zé)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