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20日刊載文章講述了大陸教授在臺灣感受到的秩序之美,文章稱“每天裏有不少時候,我都要站到窗前,看看不遠處的鼓山輪渡站、輪渡站前來來往往的渡輪以及乘坐渡輪的乘客們,看看這種秩序之美”,秩序美才是所有美之最。
文章摘編如下:
我住在高雄鼓山腳下,一個叫哨船頭的5層公寓裏。站在窗口,眼前呈現的是一幅唯美的畫卷:鼓山輪渡站像一葉白色小舟安靜地停在海邊,每天來來往往的渡輪,就像公共汽車在海裏來回跑。輪渡站旁還有一座形如彩虹的橋。白天,它漂亮的外形和綠映的鼓山在大海微波裏相互映應;晚上,在華燈照耀美輪美奐的海面上,彩虹橋就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
高雄市民及遠來的遊客,每天就是從這裡乘坐輪渡到達對面的旗津島。大多數的日子裏,輪渡站的乘客不是很多,他們來了以後很快就可以成行。我也習慣了這樣的場景,並沒有給予它太多的注意;只是站在窗外的時候,不自覺地看一看不遠處的鼓山輪渡站,以及每天來來往往的渡輪。
第一次使我感到非常詫異的場景,出現在2013年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是中午時分,我站在窗前,忽然發(fā)現對面的輪渡站是一幅特別的景象:輪渡站前人聲鼎沸,乘坐渡輪的乘客排著隊,隊伍一直延伸到了很遠。
這時,我就想:有這麼多人在那裏排隊,會不會有人要插隊呢,不遵守先來後到的規(guī)矩呢?抱著這樣的想法,我來到鼓山輪渡站前的橋面上,想親自看一看這裡的情況。站在橋面上,眼前的場景更讓我感動:輪渡站前乘客的隊伍一直蛇形地延伸到200米,甚至更遠。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