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日從廈門市翔安區(qū)獲悉,該區(qū)正著手策劃“金門縣政府舊址”修繕保護的前期方案,福建省有關(guān)部門也撥款300萬元對舊址12幢典型的閩南紅磚古厝建築群進行修繕,修繕工作或?qū)㈧?月左右展開。
據(jù)了解,“金門縣政府舊址”閩南古厝包括縣政府總部、文書房、保安隊隊址、縣政府會議舊址、縣政府鹽兵樓、國民黨金門縣黨部、國民黨金門縣黨部書記處共7處12棟建築,總建築面積2698.6平方米,以紅磚建築為主,大都是“燕尾式”和“馬背式”。這些舊址分佈比較集中,相距都在百米內(nèi),大都是兩層建築,除明清建築外,其餘都是民國時期建築。雖歷經(jīng)炮火,但該建築群至今仍基本保留完好,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重要史跡。
據(jù)翔安文史研究人員洪水乾介紹,1937年10月26日,日軍佔領(lǐng)金門島,金門縣政府被迫撤離遷往大嶝島,借用民居辦公;同時,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也遷至此。直到抗戰(zhàn)勝利後,1945年10月3日,金門縣政府才遷回金門島。在此期間,先後有9名金門縣縣長在大嶝就職。
目前,“金門縣政府舊址”仍有3戶大嶝居民住在裏面。
2009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金門縣政府舊址”12幢閩南古厝被列為當年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fā)現(xiàn)。(記者胡善安)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