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大的權(quán)力,就是要為人民服務(wù)!”聽李大釗後人講述傳承百年的清廉家風
“有的人問,
李大釗給你們留下了什麼,
我説沒有財富,只有精神財富。”
李大釗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革命年代為人民解放事業(yè)奔走求索、艱苦奮鬥,他的英雄事跡猶如一本鮮活的教科書,為子孫後輩樹立起了堅實的榜樣。今年《開學第一課》的舞臺上,邀請到了李大釗之孫李宏塔、李亞中,聽他們講述李大釗清正廉潔、以身作則的優(yōu)良家風。
作為革命英烈的後代,李大釗之孫李宏塔在回憶起祖父時,談到李大釗在犧牲時只給家裏留下了一塊大洋。
△雕塑作者:吳為山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接受《開學第一課》的訪談時,李大釗之孫李亞中説到了祖父寫的這副對聯(lián),“這個‘文章’是講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篇大的‘文章’。”
正如李宏塔所説,李大釗一生簡樸,他曾是北大圖書館的主任兼任教授,每月的工資有200多塊大洋,但他從來不坐黃包車去上班,工作時的午餐總是吃自帶的饅頭或窩頭,把大部分的錢都用來發(fā)展黨的事業(yè)、接濟窮苦群眾,以至於每月發(fā)工資時都要先扣下一部分交給夫人保管,以保證家中基本的衣食開銷。
李大釗樸素清廉的生活作風、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深深影響了自己的孫輩李宏塔和李亞中。李宏塔是今年“七一勳章”的獲得者,曾在安徽省民政廳工作的他,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在一套55平方米的舊房裏住了16年,在他看來,生活的優(yōu)渥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為群眾辦實事。在民政系統(tǒng)工作期間,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時間在基層度過,進村入戶做調(diào)研工作,把低保戶、孤寡老人、孤殘兒童視為自己的親人。
2003年淮河洪災,李宏塔帶頭深入一線查看災情,他走進受災群眾的帳篷測量氣溫,發(fā)現(xiàn)酷熱難忍,他立即提議當?shù)攸h政機關(guān)騰出辦公室來安置群眾……在基層的工作中,李宏塔始終牢記著要當好人民的勤務(wù)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我們最大的權(quán)力,就是要為人民服務(wù)。”革命先輩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家風,在孫輩的世代傳承中更加鮮活有力。從李大釗先生為革命獻身的英勇事跡,到李宏塔嚴於律己、服務(wù)民眾的奉獻精神,百年風雨征程,不變的是共産黨員為人民謀幸福的決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