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始終關心“閩寧協作”(新思想從實踐中産生系列報道十二 寧夏閩寧鎮篇)

2018-10-06 16:2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賀蘭山東麓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閩寧鎮,紅瓦白墻,綠樹成蔭,農家小樓鱗次櫛比,田間地頭笑語歡聲。

  “都是因為總書記親自推動的閩寧協作,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好日子!”原隆村村民海國寶感慨萬千。

  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寧夏,調研對口幫扶工作,部署“移民吊莊”工程(把貧困地區群眾整體跨區域搬遷——編者注),創造了東西部協作發展的嶄新模式。

  “閩寧鎮探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我們要把這個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2016年7月,在寧夏考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看到閩寧鎮的喜人變化,“打心眼兒裏感到高興”。

  日前,本報記者來到閩寧鎮,聽當地幹部群眾講述發生在他們身邊的巨大變化。

  “他太了解我們最需要什麼了”

  “那天早上10點多,看到總書記來,感覺就像做夢。”回憶起兩年前的場景,海國寶仍然難抑激動,“感謝的話千言萬語,一下子卻不知從何説起!”

  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閩寧鎮考察,到海國寶家中看望,與村民代表座談。

  “總書記先問我廚房在哪,説想去看看。”海國寶回憶,“他走進廚房,先擰開水龍頭看了看,又走到灶臺邊,問鍋裏炒的什麼菜,説聞上去香得很。”

  “我們這個地方,最缺的就是水。總書記一來就先擰水龍頭,他太了解我們最需要什麼了!”海國寶十分感慨。

  “吊莊”搬來閩寧鎮前,海國寶一家住在固原市原州區上青石村,山大溝深,常年缺水,只能等雨耕種,小麥畝産不到150公斤。搬進新家,海國寶第一件事就是去擰水龍頭,看到有水,心裏便有了底。現在,海國寶家還裝上了凈水器。

  除了水,海國寶的另一個“心病”是娃娃上學。

  “過去娃娃上學路遠,一般八九歲才上學。從山裏搬出來,也是想讓娃娃們有好的教育,不能再吃沒文化的苦。”海國寶説,到了這兒,娃娃們上學都在村口,幾分鐘就走到了。

  2002年8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出席閩寧協作第六次聯席會議,啟動實施“閩寧萬名失學兒童救助工程”。2008年春天,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到寧夏考察,對教育扶貧作出重要指示:興辦更多的希望小學,讓更多的兒童重回校園。

  “總書記是真心牽掛咱老百姓的生活。他一路都在問我們的收入、就醫、孩子上學以及村裏基礎設施等情況。”縣裏同志深情回憶。

  “他抓的工作件件得人心”

  “總書記得知1997年閩寧村剛開工建設我就來了,便讓我形容一下當時的情景。我給他説了一段順口溜:空中不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礫滿地跑。”時任“閩寧村”支書的謝興昌清晰記得兩年前和習近平總書記交流的情形。

  那天上午,在海國寶家客廳,總書記和村民代表們圍坐一起拉家常。總書記深情回憶:1997年那次到寧夏,他被西海固的貧困狀況深深震撼了。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還有這麼窮的地方,他心裏受到很大衝擊。看了以後,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他下決心推動福建與寧夏開展對口幫扶。

  “那次考察中,我們都感到,他抓的工作件件得人心。”縣裏同志説,一是“坡改梯”,增加耕地面積;二是發展馬鈴薯生産,加工成飼料賣給東部地區用來飼養鰻魚,帶動每人平均增收200元左右;三是抓井窖工程,解決群眾生活用水問題。

  意義最重大、影響最深遠的事情,就是部署推動“移民吊莊”工程,把西海固一帶的貧困群眾整體搬遷。習近平親自將永寧縣的生態移民點命名為“閩寧村”,創造了東西部協作發展的新模式。

  “今日的幹沙灘,明日要變成金沙灘。”習近平堅定地説。1997年7月15日,“閩寧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動工。奠基當天,習近平專門發來賀信。

  “正是這封賀信,堅定了我搬出山溝溝的決心。”謝興昌説,“搬到這裡20多年,生活每天都在發生新變化。”

  “總書記要我們先富幫後富”

  “我是半個福建人,半個寧夏人。我人生最好的時光都留在了寧夏,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63歲的閩商柯允君,一年有80%左右的時間在寧夏,轉眼就是20年。

  柯允君是寧夏日盛高新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7年,他作為11位閩商代表之一,參加了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主持召開的閩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

  “習近平希望我們把福建的先進理念和優質項目帶到寧夏,鼓勵更多福建企業家到寧夏投資發展。”柯允君至今記得習近平當年的囑託,“要沉下心去,扎紮實實地幹”。

  那次會議後,柯允君決定把事業重心轉到寧夏。他專門請人設計了一座寓意“東西合作、閃出火花”的不銹鋼雕塑,立於寧夏的公司門前。如今,他的公司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發泡劑和水合肼生産企業。

  集力聚資,打造樣板村,讓移民遷得出、穩得住、致得富,是習近平當年提出的要求,更是對廣大移民的莊重承諾。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寧鎮考察時強調,當地企業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在産業扶貧過程中發揮好推動作用,先富幫後富,實現共同富裕。

  閩寧協作給很多企業帶來了機遇。“總書記要我們先富幫後富”,老家在福建晉江、從事葡萄酒行業的陳德啟回憶説。事實上,閩寧協作也給很多企業帶來了新機遇。陳德啟2007年到寧夏發展,11年過去,曾經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如今在他的手中變成10萬畝有機葡萄生態産業園。

  “移民村有3000多村民在我的酒莊打工,其中不少是原隆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他們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公司還安排免費培訓,掌握技術的工人月收入可達5000元。”陳德啟説。

  “他對菌菇種植非常了解”

  “每當想起總書記那句‘希望你們家生活越過越好’的祝福,我就信心倍增,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把日子經營得紅紅火火!”原隆村村民何利霞看著大棚裏的菌菇,眼裏滿是憧憬。

  2016年7月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原隆村的光伏農業産業示範園,何利霞正在尖椒大棚裏忙碌。

  哪一年移民過來的,收入怎麼樣,老家還有哪些人, 孩子們怎麼樣……總書記問得很詳細。

  “我是2014年搬遷過來的,現在月收入2100元,土地流轉費每年1800元,年底還有1萬元分紅,老家沒人了,孩子們都從山裏搬出來了……”何利霞激動地向總書記彙報。

  萬軍紅也是2014年搬遷到閩寧鎮的,老人年邁、愛人殘疾,他是家裏唯一的勞力。移民閩寧鎮後,萬軍紅經村幹部介紹,到農業科技大棚打工,現在已經成了菌菇種植的能手。

  “我當時正在蘑菇大棚裏工作,總書記問我,菌棒從哪引進的?一個菌棒能賣多少錢?看得出來他對菌菇種植非常了解!”萬軍紅回憶。

  這幾年,何利霞和萬軍紅各自承包了一個香菇棚,從打工仔變成小老闆,年收入翻了一番。

  “總書記看到我的眼鏡片很厚,還關切地問我是否影響工作,當時我眼睛一熱,淚水直在眼眶裏打轉!”萬軍紅説,去年12月,他在銀川做了手術,視力基本恢復正常,手術費報銷了一大半。“政策這麼好,今後我更要好好幹,不辜負總書記囑託。”

  園區負責人楊廣平介紹,目前園區大棚近600棟,安置移民群眾就業350多人,其中移民返租倒包大棚200多棟,每棟棚年收入可達5萬多元。

  “總書記要我們把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

  “2016年7月19日上午,我們在閩寧鎮光伏産業園門口迎接總書記到來。總書記和我握完手後還問了一句:你就是閩寧鎮的黨委書記吧?”現已調任望遠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的錢冬回憶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

  “總書記來之前我心裏很緊張,但看到總書記後,緊張感一下就消失了。他始終面帶微笑,非常平易近人。”錢冬説,“閩寧鎮是他命名的,20年來,他一直關心這裡的建設和發展”。

  20多年來,閩寧鎮已從8000多人的貧困移民村,發展成為6萬多人的“江南小鎮”;全鎮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76元,增長了20多倍。“閩寧村”奠基時所在的福寧村,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超過17000元。

  “聽完我的彙報,總書記很欣慰,他在福寧村新舊對比圖片前停留了許久。”錢冬説,1996年,福寧村沒有公路也沒有樹木,現在,它已成為一個現代化小鎮,街道、學校、綠化等都一應俱全。

  “總書記説,福寧村代表福建和寧夏的協作探索,代表兩個省區結對幫扶取得的成果。”錢冬説,總書記的話語飽含著殷切的期望。

  “2016年來閩寧鎮考察後,總書記要我們把寶貴經驗向全國推廣。”錢冬説,“我們一定會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進一步加快脫貧奔小康的步伐,爭取為全國的脫貧攻堅創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不辜負總書記的期待!”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