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穎卿帶領小廚師們在廚房工作,讓他們了解餐廳提供的美味料理是怎麼來的。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小小服務生和小小廚師遞功能表、倒水及製作餐點,神情專注。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臺灣網(wǎng)7月25日消息 臺北縣樹林有家外觀典雅的西餐廳,但一推開門讓人嚇一跳,服務生與廚師平均年齡只有10歲!這群小小服務生一致穿著黑色制服與圍裙,腰間折掛著整齊的長布巾,小女孩一本正經(jīng)領位,“這邊請”,小男孩遞上功能表,“請問要點什麼”?煞有介事拿出紙筆待命。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這家餐廳女主人是《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一書的作者蔡穎卿,而這也不是雇用童工。餐廳去年底開幕,每隔半個月便會進行“一日小廚師”活動。蔡穎卿與員工帶領12位小學一到六年級的孩子,進行真人實境的餐飲活動。
早上9時,來自臺中、楊梅、基隆、臺東等地的孩子齊聚在餐廳內(nèi),父母親依約中午會到餐廳用餐,孩子們要準備的菜色,包括前菜、湯、鮭魚酥皮派或香草豬肋排、咖啡茶與甜點等。
小朋友要先分工,有的當廚師,負責切菜、洗碗,有的負責清理環(huán)境、點菜與收錢,當孩子的小手握住重又大的刀,看起來真的很危險,但蔡穎卿會牽引他的手,讓他感受力道,“要與他同步,很多父母親會用嘴巴説,但指令過多,只會讓孩子緊張”。
11時開店前,孩子們得先用餐,儲備體力,接著學點蠟燭、擺桌墊,大人不忘叮嚀,“等會爸媽來了,要把他們當成客人,不能撒嬌”。一位臺中的媽媽説,“原訂早上6點起床,但孩子半夜就驚醒,催促我該準備出門了”。
小女孩端著比她的頭還大一倍的盤子時,爸爸想伸手扶,媽媽趕緊阻止,“沒問題的,她可以”。果然,小女孩順利地端回廚房。有小男孩一路跑跳,“我爸來了,我要去坐一下”。蔡穎卿對他説,“慢慢走,別讓大人認為是小孩子開的餐廳”。沒想到,小男孩馬上變穩(wěn)重,也不去父子相認了。
午餐落幕後,蔡穎卿還會和父母親分享心得,“我的用意並非培養(yǎng)小小美食家,而是想從生活中談教育”。散場時,孩子們下不了戲,東摸摸、西碰碰早就收拾好的碗盤,竟想藉故留下來。
蔡穎卿只是一位平凡媽媽,卻是許多父母親口中的幼教專家,她想證明,“教育”不是非專家不可,只要有很多的愛就能辦得到。她説,母親是職業(yè)婦女,富責任感、重視時間管理,這些特質(zhì)深深影響子女,也是她最珍貴的人生資源。
當年她初為人母時,即開始把生活點滴與親子關係的反省寫下來,並在10多年後將作品集結出書。去年蔡穎卿受一群媽媽所托開辦烹飪課程,但她們問最多的卻是教養(yǎng)問題。她決定以實作從帶領孩子開始,因而舉辦小廚師課程,至今已舉辦13場。她説,實作是一條通往真正教養(yǎng)的路,將繼續(xù)走下去。(高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