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11月CPI同比增長2.9%。(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wǎng)”)
臺灣網(wǎng)12月7日訊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統(tǒng)計部門6日公佈,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CPI)較去年同期增長2.9%,雖比上月的3.05%下滑,但水果、蔬菜價格仍雙位數(shù)上漲,分別為18.31%、10.67%,民眾感受深刻。
臺統(tǒng)計部門稱,在368個查價項目群中,仍有八成的品項呈上漲趨勢。其中,每月至少購買一次品項平均漲幅為5.28%,高於整體CPI漲幅,食物類漲幅也同樣超過5%,讓民眾對物價上漲“很有感”。
11月除蔬菜、水果、肉類及外食費等價格上漲,娛樂服務(wù)、房租、油料、個人隨身用品、個人照顧服務(wù)及醫(yī)療等費用也攀升。變動影響較大者幾乎都是蔬菜、水果,依序為番茄漲59.44%、香蕉漲58.77%、番石榴漲51.59%以及胡蘿蔔漲50.81%,玉米、木瓜、茄子也分別上漲42.72%、35.39%以及34.03%。
從物價的七大類別來看,食物類漲5.63%最多。臺統(tǒng)計部門分析,蔬菜、水果受先前颱風(fēng)、大雨的遞延影響,漲勢依然存在,肉類則受飼養(yǎng)成本提高所致,調(diào)理食品、蛋類、穀類等價格仍然上漲,外食費依舊有4.21%漲幅。以平均8萬元新臺幣消費支出的家庭為例,每戶家庭的支出將較去年同期月增2320元新臺幣。(編輯/李寧)
[責(zé)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