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蔡英文不屑與青年座談太狂妄
12月6日下午在臺大體育館舉行的“2016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青年對談”,民進黨蔡英文並未參加。香港《大公報》10日刊載國民黨中委何溢誠和復旦大學城市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蘇虹的聯(lián)名文章指出,目下兩岸青年仍有許多羈絆,蔡英文這種“以為自己已當選”的態(tài)度傲慢且自負,難道她只要“子弟兵”不要青年?
文章摘編如下:
由臺灣7所大學學生會聯(lián)合主辦、近40所大專院校學生參加的“2016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青年對談”,12月6日下午在臺大體育館舉行。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親民黨參選人宋楚瑜,皆本尊輕裝上陣,唯獨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不屑與青年座談,藉口南下輔選,而由副手陳建仁頂包,顯得既傲慢又自負。
只要“子弟兵”不要青年
目前民調大幅領先的蔡英文,雖不能説“躺著選”,但目前看起來,面對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她的確想避免交鋒以防節(jié)外生枝,就此安安穩(wěn)穩(wěn)當選。所以,蔡英文拒絕自2004年以來,連續(xù)三屆、依慣例由四報一社和公視舉辦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電視辯論,也更不屑參與這場座談,尤其在青年族群上的喜好度與支援度皆高於朱立倫、宋楚瑜許多的情況下,更顯出自負與傲慢。難怪朱立倫早先脫口而出“也許蔡主席認為她已經當選了,不需要來參加了”。
坊間民調結果顯示,在20至29歲年齡層,蔡英文的支援度高達52%,朱立倫只有19%,而宋楚瑜更只剩1成左右,所以蔡英文似乎已主觀上認定,在這場選戰(zhàn)上,青年選票對她而言已是囊中之物,早已落袋為安,所以她現(xiàn)在的首要任務,是全力為黨籍“立委”輔選,讓民進黨在“立法院”席次可以過半,開創(chuàng)前所未有的“完全執(zhí)政”面局,自然無暇顧及與青年學生面對面闡述其青年政策與教改主張。
標榜“臺獨”已是臺灣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蔡英文這8年來利用苗栗反大埔、洪仲丘白衫軍等反臺當局的社會運動,早已培植出一批具戰(zhàn)鬥力、富攻擊性的“青年軍”,太陽花學運領袖、黑島青核心成員以及時代力量,都與蔡英文有些許關係,亦是可在選戰(zhàn)議題與選舉策略上分進合擊的側翼。至於這些想要認真完成學業(yè),畢業(yè)順利就業(yè),甚至以後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è)的莘莘學子,自然就不在她子弟兵的考慮範圍了。
朱立倫與宋楚瑜在現(xiàn)場所開的政見支票,不論學費凍漲、學貸免息、産學合作,都是老生常談,不見另辟蹊徑的鋭意,也沒人敢直面教改的失敗,積極響應學生、家長渴望恢復聯(lián)考的意見。由於少子化、招生不易,臺灣可能將有1/3的大專院校面臨關閉退場問題,本來兩岸間具有同文同種的天生優(yōu)勢,陸生來臺就學正好可以補充生源不足,支撐臺灣高等教育體系,並促進兩岸青年交往交流,奠定同窗情誼,相知相惜。然而,由於2008年底針對開放陸生來臺就學,而專門出臺的限校、限量、限域和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xù)留臺灣就業(yè)的“三限六不”把關政策,2014年2月才對政策部分鬆綁,除增加校數和招生人數,不準打工鬆綁為可擔任校內研究助理,不可考照放寬為可考技能檢定,致令招生效果大打折扣,許多陸生因此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