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親情割不斷,我們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一位大陸青年親歷的兩岸故事
親愛的臺灣朋友們:
我是蔣沁志,在上海交通大學念博士期間,師從著名兩岸關係研究學者林岡特聘教授。儘管在國際關係、兩岸議題、農村治理以及政治經濟學等領域,我都有所涉獵,但對寶島的學術探索一直是我研究生涯最難忘、也最感動的部分。在這裡,我想向你們分享幾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
故事一
第八屆海外臺灣留學生“科技之旅”冬令營合影小組留念。(圖片由作者提供 臺灣網發(fā))
2019年12月16日,我參加上海交大舉辦的第八屆海外臺灣留學生“科技之旅”冬令營。活動分別邀請了來自牛津大學、東京大學等7個國家11所高校的臺灣學生與上海交大學生共同交流。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位來自臺灣南部的女生。
來上海前,她從未踏上過祖國大陸的土地,參加這次活動也因家人再三勸阻差點難以成行。然而,這位女生不顧反對,堅持隻身一人從海外飛抵上海。到達浦東機場後,她獨自前往上海的繁華街市,看到此起彼伏的高樓與千姿百態(tài)的外灘,困擾這位女生多年的問題迎刃而解。
當我問及這位女生為什麼不聽勸阻,隻身來到大陸?她回答説,在海外留學期間,她接觸了很多來自大陸的朋友。在交流過程中,她發(fā)現父母描述的大陸似乎與朋友口中的大陸存有很大不同,所以有機會就一定要親自到大陸走走,用行動解答疑惑。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説的是:交流促進了解,了解重塑認同。或許正是這位少女的“叛逆”,消除了她心中多年的誤解與困擾。
故事二
作者在蘭嶼騎行並展開“原住民社會認同”課題研究。(圖片由作者提供 臺灣網發(fā))
2016年,我在臺灣臺東縣蘭嶼鄉(xiāng)做“原住民社會認同”課題研究時,相識了一群來自東西南北不同縣市的朋友。因為來自大陸西部山區(qū),鮮有接觸海産的我,在蘭嶼吃了一些魚貨後得了急性腸炎。
蘭嶼交通不便,病情突發(fā)的當晚,臺灣朋友們通過接力方式將我送到當地衛(wèi)生所。在得到醫(y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後,我很快從昏迷中甦醒並恢復。
回想若不是當時臺灣朋友們施以援手,後果難以想像,也因為這件事,我與這群朋友結下了深厚友誼。這群朋友中去過大陸的人並不多,他們對大陸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很大”,即便去過大陸,他們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代表性城市,對大陸西部知之甚少。
從那以後,我時常與他們分享與家鄉(xiāng)四川有關的各種圖片與故事,也向他們推薦大熊貓、三星堆、九寨溝、劍門關等家鄉(xiāng)名片,希望能有一天帶著這群好朋友們到四川感受天府之國的獨特魅力。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説,親愛的臺灣小夥伴們,這些年,祖國大陸在經濟、社會各方面發(fā)展顯著,歡迎你們有機會來看看。
故事三
作者(左一)在秦巴山區(qū)跟隨駐村工作隊參與脫貧工作。(圖片由作者提供 臺灣網發(fā))
2019年,為了確定博士論文的選題方向,我前往大陸西部地區(qū)秦巴山區(qū)某貧困縣,就當地農村的貧困治理展開了長期田野調查。作為研究人員,我把自己的身份轉換為一名臨時駐村隊員,與當地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一起見證地方政府如何幫助貧困區(qū)的民眾脫離貧困,奔向幸福。
大陸西部山區(qū)的交通條件相對落後,為了農戶産品能夠銷售出去,鄉(xiāng)鎮(zhèn)幹部們迎難而上,帶頭修路,在數千米的絕壁上日復一日地修出一條聯通深山村落與現代社會的致富之路。百萬公里高品質公路的背後是各地政府不計成本,一心只為改善百姓落後生活條件的樸實初心。
基層幹部們千方百計地為偏遠山區(qū)謀劃産業(yè),從林下經濟到規(guī)模果業(yè),每一步都體現了幫扶責任人的精細規(guī)劃與佈局。山路雖遠,但民眾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改善卻拉近了當地百姓與政府的距離。
秦巴山區(qū)某地林芝産業(yè)。(圖片由作者提供 臺灣網發(fā))
秦巴山區(qū)實現鄉(xiāng)鄉(xiāng)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圖片由作者提供 臺灣網發(fā))
故事四
雲南的少數民族同胞慶祝活動。(圖片由作者提供 臺灣網發(fā))
我也曾到彩雲之南的雲南省走訪調研,這裡有富饒的洱海,也有藏居深山的貧困村落。在大山深處、世代封閉的彝族村落中,地方幹部與當地致富帶頭人耐心謀劃,在貧瘠缺水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地發(fā)展出成規(guī)模、高價值的果蔬産業(yè)。來自各個幫扶單位的幹部們則不辭勞苦,親力親為地為鄉(xiāng)親們尋找農産品銷售的出路。原本沉默害羞的彝族同胞終於告別貧困,他們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故事五
2008年,我的家鄉(xiāng)四川發(fā)生了芮氏8.2級的大地震,地震發(fā)生後,臺灣社會各界向大陸捐款高達15.2億人民幣,其數額甚至超過海外國家與地區(qū)捐款總額的兩倍。要知道,在地震發(fā)生前,兩岸民間交流並不像現在這麼頻繁與熱絡。但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縱然兩岸分隔數十載,但我們血脈相連,始終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那一年,兩岸關係開始春暖花開,四川人民夾道歡送大熊貓“團團”“圓圓”到臺北定居。最近“團團”不幸離世,作為它的四川家人,我的內心和你們一樣難過、不捨。“團團”“圓圓”是兩岸同胞的美好回憶,也是見證兩岸關係和平發(fā)展的重要象徵。
親愛的同胞們,兩岸隔絕數十載,寶島臺灣歷經多年發(fā)展逐步形成了與大陸不同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的經濟奇跡世所公認。近年來,祖國大陸經濟快速發(fā)展,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我們在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成果,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兩岸制度雖有差異,但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卻是一致的。
“兩岸一家親,見面三分情”,兩岸同胞常來常往就會越走越親,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裂痕不能彌合。作為一名年輕人,我深知兩岸只有不斷溝通交流才能增進彼此善意,化解彼此誤解。親愛的臺灣同胞們,疫情之後,歡迎你們常來大陸,也歡迎你們來到“團團”“圓圓”的故鄉(xiāng)——天府之國四川,看看熊貓朋友和它們的家人們。(作者:蔣沁志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