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學院10月11日晚宣佈,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莫言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而早在此之前,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就吸引了全球文學愛好者,尤其是中國人的熱烈關注。在早前的兩家著名博彩公司諾獎賠率表上,中國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分別佔據(jù)頭兩名。
莫言獲“諾獎”,註定會在有著深深的諾獎情節(jié)的國人中引起相當長時間的亢奮喧囂。我們?yōu)槟詰c賀,為中國作家終於榮登諾獎頒獎席而激動,這都無可厚非。然而莫言獲獎,究竟是現(xiàn)實文學生態(tài)下的偶然特例,還是一個可以複製的良好開端呢? 莫言獲獎,是否就能真正反映當前國內的文學生態(tài),激發(fā)中國文學的正能量,實在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筆者以為,我們在為莫言如願以償獲獎歡欣鼓舞的同時,不要忘了反思一下“諾獎”何以具備如此大的魅力。諾獎從建立到現(xiàn)在,100多年的歷史,它能擁有如此巨大的聲譽,就是因為它秉持一個文學標準,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公正性,獲得全世界的廣泛認同。與之相比,我們國家和地方各部門每年對單位、個人或産品服務等評出的獎項完全可以稱得上世界之最,但其結果是,幾乎沒有哪項評獎不遭到質疑,就連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都未能倖免。在文學界,代表最高創(chuàng)作成就的“茅盾文學獎”同樣遭到公眾質疑,但追溯“諾獎”百餘年來卻沒有出現(xiàn)任何“雜音”,其嚴謹公正的評選程式和態(tài)度,真可謂無懈可擊。這是我們要反思的問題之一。我們更應該從“諾獎”的評選過程中吸取經(jīng)驗,將其融匯到我們的各類評獎中去。當我們自己所有的評選都能夠經(jīng)得住公眾的質疑和時間的驗證,對我們各項事業(yè)發(fā)展進步的促進作用,恐怕遠比莫言榮獲“諾獎”意義要大得多。
此外,莫言獲“諾獎”,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和影響乃至在世界文壇的震撼確實不容低估,這是一件對於華文創(chuàng)作的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莫言獲“諾獎”本身並不能改變什麼,只有我們能摒棄浮躁,淡定一些,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中,保持一份對文學的敬畏,保有一份對文字的敬仰,這才是比圍觀“諾獎”更重要的事情。(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