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2012參選人蔡英文的“十年政綱”中兩岸關係部分公佈後,引發(fā)各界議論。其中被議論的焦點是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卻認為ECFA的存在是既成的事實。許多評論者認為,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ECFA;承認ECFA的存在,但卻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是自相矛盾。
臺灣《新生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蔡英文的政見,特別是兩岸關係部分的形式,主要受兩條軸線的制約,其一是與國民黨區(qū)隔,其二是對黨內派系和相關政治集團交代。而這次蔡英文參選,由於其競選策略著眼于要爭取中間選民,或所謂“首投族”,因此,如何塑造一種儘量“中庸穩(wěn)健”的形象,成為制約蔡英文政見的第三條軸線。綜觀歷次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第二軸線的制約力往往遠大於第一軸線,而在這次蔡英文的參選政見中,蔡英文希望通過一種“折中”的方式來向黨內派系和相關政治集團交代,並以此塑造其所謂“穩(wěn)健”的路線形象,來爭取所謂“中間選民”或“首投族”的支援。
承認ECFA存在的現(xiàn)實,卻不承認有“九二共識”,這是一種鋸箭式的處理模式,一方面對黨內派系生態(tài)交代,一方面則瞄準中間選民和首投族,蔡英文希望通過這種模式達到“一石二鳥”的功能。
社論分析,中間選民或首投族是否了解ECFA或“九二共識”,這其實是一個問題,因此蔡英文以上述的模式來處理兩岸關係,能否為其爭取中間選民和首投族加入,實在是不好説。至於這種模式能否對黨內派系生態(tài)交代,也是值得商權。也許蔡英文競選團隊,會以爭取中間選民和首投族選票,儘量去遊説黨內派系和政治集團,從而以顧全大局的名義,要求或希望黨內派系生態(tài)能支援上述模式;不過,黨內派系生態(tài)因為不分區(qū)民代的提名,已經(jīng)出現(xiàn)捍格不入的裂痕,他們會願意顧全大局、心悅誠服地支援蔡英文的上述模式嗎?講得更實際點,承認ECFA存在的現(xiàn)實,其實等於已經(jīng)對“九二共識”承認了一半,這是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承認方式,黨內立場鮮明、色彩濃厚的派系會看不懂嗎?會同意嗎?蔡英文的上述模式,對這些派系能交代得過去嗎?其實也是不好説。
蔡英文能夠出線成為民進黨2012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參選人,意謂著民進黨的“世代交替”,選民對此當然會有所期待。而蔡英文如果能夠吸引到一定比例的中間選民或首投族,其主要關鍵也在於此。蔡英文如果要能使其爭取中間選民和首投族的策略奏效,那麼她就必須表現(xiàn)出和傳統(tǒng)民進黨有一點不一樣,至少要讓選民有一點新的感覺。亦即,蔡英文要讓人感覺到,她的參選是新的民進黨的出現(xiàn),是和舊的民進黨告別的開始。
不過,從蔡英文的發(fā)表評論和政綱所使用的話語看來,仍然陷在舊的民進黨的文化氣氛的包圍之中,不只是使用的概念範疇,就連使用的命題和議題,跳不出舊的民進黨窠臼。蔡英文和民進黨的前途,在於是否能夠揚棄舊的民進黨的路線風格,帶領臺灣走出第三條路線,讓臺灣能免於極端路線的傷害,從而走出一條成熟理性的新民主道路。
民進黨已經(jīng)執(zhí)政過八年,但是沒有掌握住歷史的契機,又在三年前失去了執(zhí)政權;民進黨要重新再起,絕不能再以否定既有體制的方式來進行,而必須如上所述通過導引臺灣民眾走出一條新的成熟理性的道路,去獲取廣大選民的支援;而如果能這樣,才是臺灣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