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14日發(fā)表評論員束沐署名文章説,近期,島內各界人士借助不同場合,鄭重呼籲民進黨當局不應堅持“武漢肺炎”的歧視性稱呼,希望以疫情為契機促成兩岸關係改善、恢復交流合作。然而,這些理性、溫和、務實的聲音,很快被由綠營一手操弄的“反中”網路民粹淹沒。文章摘錄如下:
年初至今,兩岸對抗因疫情而加劇,現(xiàn)在本應該是恢復冷靜、有所調整的時間節(jié)點。就疫情發(fā)展態(tài)勢而言,3月下旬後兩岸疫情都明顯緩解,尤其是第二、三批武漢臺胞返鄉(xiāng)後“零確診”,更加説明疫情不應再成為兩岸主要矛盾。同時,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史無前例的衝擊,兩岸“斷鏈”風險對臺灣經濟威脅前所未有,在這個時候唯有搞好兩岸關係,臺灣才能轉危為安。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當前兩岸關係的現(xiàn)實遠非“骨感”,稱為“殘酷”都不為過!先不説民進黨當局在近三個月來頑固以歧視性用語稱呼新冠肺炎,在兩岸涉疫議題上處處充滿政治操作的惡劣行徑。就以島內“反中”擴大化、民粹主流化的氛圍為例,從“綠委”攻擊大陸影音平臺愛奇藝“非法入臺”、稱大陸産幼兒早教機“有統(tǒng)戰(zhàn)內容”,再到教育部門“封殺”線上會議工具ZOOM、蔡依林獻唱抗疫公益歌曲被網軍圍剿,這些反智、無聊但“政治正確”的行徑令人啼笑皆非,卻又讓人感到無比悲哀。
過去一年,兩岸關係出現(xiàn)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民粹對抗從“局部性”上升為“整體性”。毋庸諱言,兩岸長期以來的統(tǒng)“獨”對抗、島內長期存在的藍綠對立,必然會産生民粹,並隨著網路社交媒體的普及時而突出加劇,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xiàn)象。同時,當政者往往把民粹視為一種操之在己的籌碼或工具,服務於自己的政治利益或政治目標,這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這些年臺灣政壇被網路民粹綁架、反噬,回過頭來也改造了綠營內部的政治生態(tài)和群眾基礎。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趨勢:
一是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反中民粹同溫層”取代了以本省中南部中老年人為主體的“深綠基本教義派”,成為綠營當政者迎合、依賴的對象。過去對民進黨政治行為的分析框架,往往會把“向深綠基本教義派取暖”視為重要觀察指標,一旦綠營出現(xiàn)權力危機或激烈派系鬥爭時,誰掌握住鼓吹“公投制憲”、“正名建國”的深綠基本盤,誰就能穩(wěn)住陣腳。因而操弄本省悲情、228歷史傷疤就成為了綠營權力政治的“基本套餐”。
但自從2014學運、青年世代被“天然獨”政治啟蒙之後,民進黨對所謂“深綠基本教義派”的需求減弱了,同時新的“臺獨”論述更加偏向“走向世界”、淡化乃至貶抑“法理臺獨”的必要性、注重對北部外省第二、三代的融合吸納,整個民進黨就以臺灣青年網路使用者為中心,打造出一套“虛實結合、脫實向虛”的政治策略。“反中民粹同溫層”變成一個大型培養(yǎng)皿,源源不斷地將年輕人轉化為民進黨支援者。近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具有深綠背景的賴清德曾在疫情爆發(fā)時對大陸發(fā)表溫和言論,立即被綠營“自己人”出征。
二是網路政治成為民進黨新的“練兵場”,網戰(zhàn)績效成為綠營政治培力的新版“軍功章”,因而綠營得以長期維持在“打江山”狀態(tài),從而巧妙繞過了“坐江山”帶來的現(xiàn)實問題。民進黨從原本體制外帶有“革命”色彩的政治勢力,到後來逐漸被吸納進體制、成為坐享公共資源的執(zhí)政黨,註定要面對“打江山易、坐江山難”的魔咒。事實證明,民進黨執(zhí)政前前後後超過12年,鮮有沉穩(wěn)的國際觀和嫺熟的治理才能,派系分贓、巧取豪奪、家族傳承才是“綠色執(zhí)政”的“品質保證”。但綠營為何屢屢能夠轉移焦點?並且能比國民黨培養(yǎng)出更多新鮮血液?
原因就在於,民進黨的“鬥爭政治”以網路社群作為新的場域。誰能在網路上呼風喚雨、誰手上豢養(yǎng)的網軍戰(zhàn)力最強,誰就能冒頭分得一杯羹,即便在現(xiàn)實政治落選也無礙,照樣有酬庸和資源作為補償。在這種生態(tài)下,民進黨一方面延續(xù)了原有派系和家族的政治傳承,另一方面也及時發(fā)掘和補充了新生力量,並且在培力過程中擴大了青年支援基礎,進而和“反中民粹同溫層”的建構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當然,這也造成了當下“反中民粹”覆水難收的情境,這是民進黨在網路時代操弄權力政治的必然結果,給兩岸關係帶來了惡性迴圈。
處理兩岸關係,理性是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民粹政治的天敵。悉數(shù)過去民進黨歷任領導層提出的兩岸論述,其中不乏一些和平、理性、務實的元素。正所謂“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jù),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當前兩岸關係的外部環(huán)境固然複雜嚴峻,但以民粹對抗為代表的內生性矛盾,是可以通過和平理性、實事求是的行動,一步步地緩解和克服的。事在人為,我們相信兩岸都有這樣的智慧和決心,扭轉兩岸的對抗與僵局。(編輯:趙靜)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