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灣網
2018年10月31日 15:01:00A
臺灣包袱鋪,大俠別江湖。10月30日晚上,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一條沉痛的消息刷屏了:武俠大師金庸病逝香港,享壽九十四歲。同一時間,在海峽對面,網路上也同樣瀰漫著濃濃的哀悼、不捨和懷念之情。
30日傍晚香港部分媒體實時快訊發(fā)佈金庸過世的消息,金庸創(chuàng)辦的香港《明報》也于晚上7時許,在其官網張貼查良鏞(金庸)過世的新聞,一時間消息傳遍全球華人圈。香港電臺報道稱,金庸在親友陪伴下,在港島養(yǎng)和醫(yī)院過世。
臺灣“中央社”文章指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句首對聯(lián)繫金庸自題的14部武俠小説書名首字,另一部《越女劍》未入聯(lián)),1955年起,查良鏞以“金庸”筆名寫下這些名作,奠定武俠泰斗地位。金庸的作品“從臺北到紐約,從香港到倫敦,從東京到上海,中國人所到的地方,他們可能説不同的方言,可能吃不同的菜式,可能有不同政治立場,但他們都讀--金庸作品集”。
文章表示,金庸“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説”,發(fā)行百萬冊小説,成為“華人社會最暢銷作家”,金庸作品甚至成為“金學”研究對象,晚年還赴英國康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金庸曾説,“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他的人生豐富多彩,藉江湖筆嬉笑怒罵,展現(xiàn)他對國家的肝膽柔情,他在文學界和知識界的地位也應會“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臺灣《聯(lián)合報》文章指出,香港人早已把金庸視為一個香港符號,那是因為過去半世紀以來,金庸開啟了影響兩岸三地乃至全球華語世界的三個香港時代,包括香港的武俠時代、香港文人辦報時代、香港兩岸橋梁時代。
金庸早就在其社評中,提出他對臺灣的種種評論,以及對兩岸關係的種種看法。1973年,金庸到臺灣,因蔣介石病重未得見,但後來他與蔣經國有深談。他的社評和談話中表示,希望有利國家民族,希望兩岸統(tǒng)一。
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對於金庸辭世消息表示,他非常難過,他在擔任警察辦案最苦悶、遇到挫折的時候,金庸小説是最好的消遣的心靈安慰劑,最喜歡看《倚天屠龍記》,劇情非常曲折,辦案遇到困難看看小説,就能喘口氣再出發(fā)。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30日晚間受訪表示,金庸的通俗文學影響非常深遠,“所有現(xiàn)代人都一樣,通俗文學對每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金庸這幾套武俠小説深深影響華人圈,甚至包含儒家文化接觸的地方如越南、日本、南韓等,都受到金庸影響,應算是一代文學巨人。
媒體追問,自比金庸小説中的哪個角色?韓國瑜先笑問“你想講令狐衝是不是,還是陪睡覺的男主角...那叫什麼採花大盜?”緊接著正色表示,自己的個性是有點像《笑傲江湖》的令狐衝,愛喝酒、愛交朋友。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在臉譜網發(fā)文懷念,金庸創(chuàng)作的功力著實登峰造極,堪稱武俠世界中的至尊地位。猶記26年前在臺視工作,為了製作一特別節(jié)目,專程到香港親身採訪這位一代宗師。
柯志恩表示,當時懷孕4個月,為了一睹金庸的風采,仍像追逐偶像的粉絲,懷著雀躍的心情前去專訪,他的爽朗、謙和與風趣,令我印象深刻,大師級的風采果然與眾不同。
柯志恩説,他和很多金庸迷一樣,幾乎都是看金庸小説長大的。小四,我的第一本小説從《神雕俠侶》開始,常常夜裏偷看,居然看到眼睛近視也無怨無悔。之後一部接著一部,讀完之後意猶未盡,隔一段時日還會再從書櫃翻出來,對一些重要情節(jié)重溫回味。
柯志恩表示,有金庸小説陪伴,讓求學的單調似乎多了更多想像與滿足。不論是行俠仗義的英雄或是兒女情長的故事,總是擄獲許許多多讀者的心,凡是看過金庸小説者無人不讚嘆他的文學底蘊與才氣!金庸的一生精采、非凡!他以耆壽自人生謝幕,令人無限傷感與悵然!
臺灣PTT一遍哀悼聲,網友説“金庸之後,再無武俠大師”、“武俠小説的時代結束了”、“謝謝金大師給我美好的武俠世界”、“古武絕種了”、“慟!”。
網友説,從小看金庸的武俠小説長大,一拿起來看,就無法中途放下,聽到這消息希望是假的,受不了這訊息,心碎。
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在31日的新聞發(fā)佈會中應詢表示,昨天我和大家一樣,驚聞金庸先生逝世的噩耗,也深感痛心。在我這樣一代人,在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中,金庸小説都是伴著我們長大的,大概沒有幾個當年的大學生和年輕知識分子沒有讀過金庸的小説的。金庸先生是海峽兩岸共同尊敬的一位偉大的作家,他寫了15篇皇皇巨著,我注意到網友也有一句概括“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我想應該都看過。
馬曉光表示,金庸先生用他的創(chuàng)作為中國文學拓展了另一片審美天地,他用他的創(chuàng)作來拓展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所以我們兩岸同胞紀念他當然責無旁貸,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臺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