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qū)經濟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已經閉幕,全球都將復蘇希望寄託于中國大陸,而人民幣國際化則是大陸下一步必然取得的進步。為此,臺灣輿論認為,臺灣必須把握機遇,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爭取離岸中心的機會。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貨幣管理機構負責人彭淮南日前在臺民意機構“財委會”報告時公開表示,在臺灣外匯存底中已納入人民幣,持有期間達半年,而且會循序漸進加碼人民幣。
彭淮南表示,大陸擁有世界第一高的3.5萬億美元外匯存底,且債信良好,國際信評組織Moody's給予長期評等Aa3級,和臺灣一樣。他説,經過臺灣貨幣管理機構理監(jiān)事會議審慎討論後,基於兩岸貿易往來約1600億美元,金流約5000億美元規(guī)模;資産幣別多樣化;目前全球已經有11個國家或地區(qū)央行或金融機構及國際清算銀行和世界銀行等持有人民幣債券;今年2月6日起臺灣島內銀行已經開辦人民幣業(yè)務等因素,故臺灣貨幣管理機構決定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配置。
事實上,臺灣貨幣管理機構和中國人民銀行去年8月就已經完成《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簽署,今年2月人民幣清算機制正式啟動以後,臺灣島內各種人民幣金融業(yè)務陸續(xù)開辦,銀行人民幣存款快速累積。所以臺灣貨幣管理機構認為,現(xiàn)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配置,不僅有高度必要性,而且顯示兩岸金融合作又向前邁進一步。
根據(jù)國際清算銀行(BIS)上月公佈的報告顯示,從2010年至2013年,人民幣全球外匯交易量暴增3倍,所佔比重從0.9%上升至2.2%,排名從第17名躍升第9名,超越瑞典克朗、紐西蘭幣及港幣。隨著近年大陸經濟崛起,人民幣在全球交易量快速成長,躋身10大熱門交易貨幣行列;各國央行紛紛將人民幣資産納入外匯存底配置,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亦積極發(fā)展人民幣離岸業(yè)務,顯示人民幣國際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