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哪來?”兩岸根親文化回答了這個涉及每個人生存發(fā)展的根本命題,通過家譜、祖地、家鄉(xiāng)等載體,界定了每個人的個體——家庭——民族——國家關係。1月2日,在高雄客家文物館舉行的兩岸根親文化研討會上,兩岸9位專家學者分別從哲學、史學、文學、移民史、姓氏史、族譜文獻、家族史等不同角度,探討了兩岸根親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楊彥傑(左一)發(fā)言。
《兩岸關係》雜誌社副社長鐘河林發(fā)表題為《撫今追昔 開闢未來——關於兩岸跟親文化的哲學思考》
研討會上,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楊彥傑以閩臺“東峰公”為例,對兩岸祖先崇拜現(xiàn)象進行探討。上杭客家博物館館長嚴雅英就已掌握的族譜文獻,分析了閩臺客家血緣關係。臺灣作家藍博洲從河洛話與臺灣文學關係的視角,闡述了兩岸文學在語言、內容等方面的緊密聯(lián)絡。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系主任邱麗娟對臺灣家族史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進行了概述。臺灣文藻外語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鄧文龍認為,客家棟對相當於微型族譜。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趙廣軍博士就臺灣移民史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分析。信陽市根親文化研究會會長徐新華略述了信陽市姓氏。固始縣代表劉璇則對固始與閩臺關係作了簡釋。
[責任編輯: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