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豫來豫好快樂中原行"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綜述

2017-04-10 13: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4月10日鄭州訊 3月29日-4月4日,由河南省臺辦組織的“豫來豫好快樂中原行”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成功舉行。採訪團由臺灣的旺報、臺灣新聞網和“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的網路達人以及中國評論通訊社、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映像網等媒體16名記者組成,在七天的採訪活動中,採訪團深入鄭州、許昌、漯河、週口、鹿邑、商丘、開封等地採訪,兩岸媒體記者和網路達人們共同感受厚重中原文化、探尋豫臺之間歷史淵源、見證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交流傳媒工作先進經驗,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效。

  因源聚緣,中原文化深植血脈

  採訪團中,有些成員是第一次踏上中原大地,對他們來説,這不僅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採訪活動,更是一趟“尋根之旅”。此次採訪活動以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為主線,採訪團通過參加新鄭市丁酉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拜謁週口市淮陽縣太昊陵、參訪道教始祖老子故里鹿邑縣,採訪燧人氏鑽木取火地商丘市等,更加直觀、切身地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對中原文化為中華民族的興盛所做貢獻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我從小就聽父輩們説,陳姓起源於河南,今天我終於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根。”在淮陽縣太昊伏羲陵,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會員陳春有走進園中的“陳氏文化館”,不停地拍照,詳細詢問著自己的家族故事。他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聽過的很多神話傳説,在這裡都能真實地感受到他們的存在。“能夠觸摸到中華民族的遠古文明,這種體驗令人驚嘆。”高雄市記者協會副總幹事、臺灣新聞網記者蘇恒説,河南與臺灣雖然在地理上相距遙遠,但兩岸民眾是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此次河南之行,她回到了老家,更找到了根。

  以媒為媒,共用交流互助提升

  活動期間,採訪團成員通過傳統媒體、網路、自媒體平臺等發佈各類新聞稿件300余篇,僅自媒體人士在各自的社交平臺上發文達200余篇。映象網記者何葉經常利用行車途中寫稿,且第一時間發稿,贏得了臺灣媒體同行的稱讚,被譽為“第一快手”。採訪的過程也是彼此交流與分享的過程,兩岸媒體記者及網路達人們在採訪活動中積極把握機會交流新聞采寫、傳媒運營和資訊傳播等方面的經驗看法,同為媒體人,不同的經歷與視角經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每一個人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都有著深刻的感悟與極大的收穫。

  兩岸媒體記者在採訪活動中多次互相採訪,在融洽的氛圍裏增進了解,加深了感情。河南日報新媒體部記者孫靜、河南電視臺記者譚文育經常利用活動間隙邀請臺灣媒體記者和自媒體人士接受採訪。通過互相採訪,在增進了解的同時,也擴大了自己媒體在對方受眾裏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懷仁得人,傳統美德凝聚認同

  在許昌市春秋樓感受關公的義氣韆鞦風采,至漯河市追憶“臺北首任知府”陳星聚的衛臺護民壯舉,到商丘市探尋唐代張巡、許遠“雙忠”事跡,赴開封市朱仙鎮傾聽岳飛“訴説”“精忠報國”衷腸,中華傳統美德無論在河南還是在臺灣都有著悠久的傳承,這也是任何形式的封閉與割裂都改變不了的中華民族特質,是兩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源”的最好例證。

  在漯河市陳星聚紀念館,到訪的臺灣媒體記者和網路達人們得知這位來自河南的陳星聚帶領臺灣人民抗擊外族侵略的壯舉後,無不感到驚詫,因為陳星聚擔任首任臺北知府是鮮為人知的。他們紛紛表示,兩岸應該進一步加強交流,增進了解。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會員、人間福報編輯孫貽銓説,沒想到在河南的一個縣,竟然能邂逅一個“老鄉”,心裏很是激動。許多臺灣人都不了解陳星聚的事跡,也不清楚他對臺灣的貢獻,他將通過自己的平臺,讓更多島內民眾了解到這一段歷史,認識並感念這位民族英雄、河南好人。

  用新感心,河南新貌頻獲讚譽

  從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漯河市臨潁縣南街村,到“荷鋤弄丹青,家家繪虎雄”的“中國畫虎第一村”商丘市民權縣畫虎村,已經見識到河南厚重“舊貌”的兩岸媒體人為眼前基層農村的靚麗“新顏”驚嘆。現代化的居民樓、富足的物質保障和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臺灣媒體的鏡頭,將徹底改變部分臺灣同胞對大陸農村的一貫印象。蘇恒讚嘆道,“進到村裏就像進了城市一樣,集體經濟發展得這麼好,在跟村民的聊天中我就能感受到他們的幸福。與我在歷史課本中讀到的河南相比,今天的中原有著太多讓人驚艷的地方。希望兩岸加強文化交流,增進了解,讓更多臺灣民眾能親身體驗老家河南的美。”

  採訪團在行程中得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的消息,為中原大地又一次迎來了飛躍發展的機會感到驚喜與稱讚,臺灣媒體記者和網路達人們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通過網站、部落格等平臺傳遞到了島內。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會長鐘婷説:“今年是第二次來河南,切身感受到河南日新月異的變化,併為老家的發展成就感到無比自豪,也希望河南的明天會愈來愈好。”(台灣網、河南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