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4月11日電(記者童靜宜 實習生胡豐盛)11日上午,在浙江蘭溪召開的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現場會上,浙江省副省長黃旭明表示,2005年全國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有5000多個,到去年只剩下不到3000個,而且還在以每月1座的速度消失,情況不容樂觀。浙江省已安排專項扶持資金,分別給予首批43個歷史文化重點古村落500-700萬元;217個一般村,30-50萬元左右的資金扶持,用於古建築修復、村內古道修復與改造等建設項目的補助。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曾説:“古村落就是中華民族最大的文化遺産,其價值不比萬里長城低。”
在黃旭明看來,文化古村落就是中華傳統(tǒng)的根,是傳承歷史文化物化的、活態(tài)的載體,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産。
“諸葛村就是傳統(tǒng)婺文化的一個縮影。”他説,這裡有八卦佈局,帶有徽州風格的古民居建築文化;有“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為家族修養(yǎng)的宗族文化;有包括各式婚喪嫁娶、節(jié)日廟會、迎神賽會、祈年求雨等習俗的民俗文化;有易學、理學、書法、繪畫、詩詞等耕讀文化等等。
“這是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麼好的村落,這麼好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把她們保護好呢?”黃旭明開始有點激動。
浙江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素有“文武之邦”的美譽。許多宗族,根據山川地形、日月風水、文化取向,聚居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和內涵的傳統(tǒng)村落。這些村子或依山傍水謀篇佈局,或民居建築古色古香,或文化傳承歷經千年,或風俗傳統(tǒng)純厚質樸,大多建築風格迥異、築造工藝精湛。
但是,2005年全國能代表或體現農耕文化的民居、經典建築、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古村落有5000多個。“到去年只剩下不到3000個,而且還在以每月1座的速度消失,情況不容樂觀。”説到這裡,黃旭明的語氣開始有點沉重。
黃旭明説:“保護利用歷史文化村落是一項公益事業(yè),從長遠來看,這項工作尤為重要,做得好、做的不好老百姓都可能記住你,可能幾百年之後遊客來參觀,導遊就會講,這是某某在這裡當縣長時辦的事。”
2012年以來,浙江省已經組織開展了歷史文化村落普查工作,摸清了該省971個歷史文化村落的種類分佈、建築年代、建築類型、古樹名木、民俗風情、集體經濟等現狀,並且甄選了第一批43個重點村落名單。
“從2013年起,每年啟動43個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和217個一般村的建設時序表,比較集中的縣市域還編制了具體的保護利用規(guī)劃。”黃旭明在講話中説到。
此外,該省還計劃安排了專項扶持資金,對重點村,分別給予每村500—700萬元左右的資金扶持;對一般村,每村給予30-50萬元左右的資金扶持,主要用於古建築修復、村內古道修復與改造等建設項目的補助。
“這不是簡單的房地産項目,也不是單純的商業(yè)性開發(fā),必須統(tǒng)籌考慮歷史與現代、保護與利用、文化與經濟的協調。”黃旭明強調,這是一個要求很要、難度很大的工作,政府要在充分發(fā)掘和保護古代歷史遺跡、文化遺存的基礎上,優(yōu)化美化村莊人居環(huán)境,適度開發(fā)鄉(xiāng)村休閒旅遊業(yè),把歷史文化村落培育成為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美麗鄉(xiāng)村。
“(這個工作)上對祖宗,下對子孫,都是一個交代”他説。(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