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幫助中國7億農民"輕鬆買賣農産品"的一畝田,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弄懂農業(yè)。"一畝田不懂農業(yè)是其內傷,導致了它的模式無法落地。"當然,即便一畝田的模式出現一些問題,但它的這種探索,對於整個農業(yè)"網際網路+"未來的發(fā)展而言,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一畝田作為先驅者,至少培養(yǎng)了一部分農民使用網際網路的意識與習慣,為未來農業(yè)"網際網路+"的全面鋪開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85後CEO創(chuàng)業(yè)4年,員工超3000人,每天幫農民交易農産品價值3億元,全年交易額1000億元……致力於“打造大宗農産品交易B2B平臺”、幫助中國7億農民“輕鬆買賣農産品”的一畝田,自7月陷入“數據造假”風波以來,又發(fā)生全國範圍內的裁員事件,引發(fā)業(yè)界關注。在這些事件背後,不懂農業(yè)、沒有玩轉網際網路等質疑聲不斷。
被質疑“摻水”的數據
據了解,一畝田的商業(yè)模式簡單地説就是幫助農民銷售農産品,幫助採購商找貨源。其線上APP為農産品生産者和批發(fā)商、採購商提供供求資訊服務,線下為雙方提供交易撮合活動,不僅解決了農産品交易資訊不對稱的難題,由於一畝田同時擔任第三方資金擔保平臺,交易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也由此找到出路。
今年7月,一篇關於農業(yè)電商的報道被大量轉載:據描述,4年前創(chuàng)辦的國內最大農産品B2B電商平臺“一畝田”,員工已經達到3000人,每日幫助農民實現交易額3億元。隨後則是四起的質疑聲,在一畝田的PC端網站,出現諸如劉老闆採購了999.999噸毛桃的數據,“9小時前老闆採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網友質疑,107萬噸洋蔥是什麼概念?要知道,盛産洋蔥的西昌,一個市的洋蔥産量也不過30多萬噸。7月30日下午,一畝田官方回應稱,平臺上的部分數據只是測試數據,是産品出現漏洞,前臺展示的數據和後臺交易的數據完全不同,並強調其平臺日交易額集中在移動端,不存在造假現象。
一畝田公開了過去一年的交易後臺數據。截止到今年6月,其交易流水達到了153億元,僅6月20日到7月21日期間,一畝田的流水總額達到99億元,交易完成訂單數65602單,日均3.2億元。
在B2B行業(yè)裏,這一交易數據其實並不誇張,但有媒體在走訪一畝田旗艦店、一畝田農産品商務平臺、相關行業(yè)經銷商後發(fā)現,一畝田線下員工存在通過返利的方式刷交易額的現象。
新發(fā)地是北京最大的農産品批發(fā)市場,一畝田的一家旗艦店便位於此。在早上批發(fā)市場的交易高峰期,一畝田旗艦店的辦公室裏只有3名工作人員,並無過來諮詢交易事項的客戶。
當媒體表達了“為水果尋找外地買家”的來意後,一畝田的一名工作人員展示了其APP,介紹了簽訂合同、買家支付部分交易款付、發(fā)貨後再付清尾款的流程,並聲稱如果簽約後發(fā)貨可以給予交易額的部分進行返利。
另一位工作人員則催促儘快簽約,迅速拿到返現,甚至暗示可以代為介紹供應商,一筆交易能進行多次轉賬返現。
新發(fā)地的一位經銷商隨後表示,對去一畝田進行交易並沒有太大興趣,“此前一畝田曾經在新發(fā)地多次舉行過宣傳活動,在平臺上走賬即可參與返利,且上不封頂,曾經有一些大供貨商通過多次走賬刷流水,但現在的補貼每天僅僅200元,對我們意義不大。”
該經銷商還表示,他們有自己固定的運輸渠道,並不需要一畝田提供的物流服務;另有幾家經銷商則一致認為,一畝田是一個提供資訊的平臺,但“資訊更新速度太慢了”。
記者還通過一畝田APP上提供的聯繫方式,聯繫了全國各地多位銷售商,這些銷售商都表示,使用APP的主要目標是發(fā)佈相關資訊,並未在平臺上進行交易。
據幾位銷售商介紹,在一畝田平臺上發(fā)佈資訊後,基本都是需要到府看貨、現場結賬,並非通過一畝田平臺打款;所有資訊並未僅供一畝田使用,一畝田帶來的銷量不算太多。此外,達成交易的物流體系也並不是通過一畝田進行。
[責任編輯: 李振]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