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廚房一角,“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看到飯桌旁邊的暖氣管上有6隻蟑螂,它們的旁邊就是開口的紅糖袋和大夥兒吃飯的碗。”一位租客説。中國青年報記者 楊傑 攝
(記者楊傑 實習生 郝如媛)“來了一年,一分錢都沒攢下”
日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廉思發(fā)佈了《青年藍皮書:中國青年發(fā)展報告(2014)No.2——流動時代下的安居》。這位年輕學者幾年前曾因研究北京的“蟻族”而出名。這一次,他把目光對準青年住房問題。
在他所進行的“北京市青年住房狀況調查”中,有52.1%的被調查者在北京租房。他們付出的平均月租金是1993.4元,佔家庭每人平均月收入的37.1%,略高於其自認為最多能夠承受的比重(35.2%)。這意味著,對於租房居住的受訪者而言,每月的房租負擔已達到其所能承受的“極限”。重壓之下,很多年輕人被迫選擇了並不被政策允許的“群租”。
從北京地鐵崇文門站的地下走向地面,需要經過42級臺階。過去一年裏,彭慧一次又一次走過這42級臺階,經過並不複雜的左轉右轉,回到“家”中。
彭慧有29位室友,她們共同的“家”是一套約14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這套房間原來的結構,彭慧和她的室友們都沒有見到過。她們來到這裡時,房子已經被改造成4個臥室、1個小廳、1個廚房以及兩個衛(wèi)生間。4個臥室裏分別住著10個人、8個人、6個人和6個人。
1992年出生的彭慧並不習慣把這間群租房稱作“家”,她的家在千里之外的哈爾濱。像這間房子裏的其他人一樣,彭慧儘管喜歡談論北京,卻從未真正屬於過這座城市。
彭慧心大,遇事想得開。這樣一位神經“大條”的女孩,在一個溫暖得令人想瞌睡的下午,正蜷縮在一個容納了10個人的房間的下鋪,用筆記型電腦看《刑事偵緝檔案》第四部,“古天樂在這裡面特別酷!”彭慧笑嘻嘻地説,唯一讓人心煩的是房間裏的網速。由於10人共用一個網路,姑娘們經常連不上網。
即便性格開朗,彭慧與她們也甚少交談。睡一覺再睜開眼,對面的床可能就換了新人,這些住在同一屋檐下、聽得到彼此呼吸的女孩有時並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和她身後的故事。
10天前的彭慧還不能這樣悠哉,那時的她還是一家地産仲介的銷售,在北京東二環(huán)、三環(huán)之間奔波。因為不會騎自行車,彭慧沒有像其他仲介人員那樣穿著襯衫、打著領帶,騎電動車呼嘯而過。但相同的是沒日沒夜地辛苦奔波。
彭慧一天的工作是從早上8點50分開始。因為群租房內要排隊洗漱,她通常會在早晨7點鐘起床。衛(wèi)生間的水龍頭壞了,沒有熱水,整個房間出熱水的水龍頭只剩廚房一個。所以大家只能在洗菜池子上面洗漱,“最噁心的是池子經常堵,所以老是就著油花、麵條、菜葉子洗臉……有段時間水池壞掉了,大家蹚著水洗個臉,然後再去浴室洗腳。”房間只有一面穿衣鏡,寬度不到半米,每天早上姑娘們都得排隊照鏡子。
一番折騰,彭慧走出家門,走向崇文門地鐵站,在擁擠的早高峰裏看睡眼惺忪的上班族打著哈欠、聽著音樂或是一言不發(fā)地盯著車載電視裏的廣告。
彭慧到達辦公室後的第一件事是刷帖子,“你們在58同城、趕集網、搜房網上面看到的房源資訊都是我們一個字一個字打上去的。”之後,是晨會,上司開始佈置一天的任務。
每天,彭慧都要打上兩三百個電話,約客戶、約業(yè)主、談價格、看房子、回訪……打仗似的一天在晚上10點30分結束。結束之前,通常會在9點開夕會,總結一天的工作,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就要繼續(xù)加班幹活兒。
彭慧沒有週末的概念。公司讓每週休1天,但這寶貴的一天並不完全屬於彭慧,客戶和業(yè)主仍然會不斷打電話給她,她依然需要像工作日一樣往外跑。“有的時候真累得挺不住了,我就把手機調成靜音,假裝沒聽到電話,晚上再給客戶回過去。”
在仲介公司忙碌了一年,彭慧的身體開始發(fā)出警告。早晨經常被胃疼叫醒,後來去醫(yī)院檢查,大夫説是因為長期飲食不規(guī)律導致的胃潰瘍。因為身體上的不適,彭慧辭掉了工作。同在地産仲介工作的男朋友每天給她送早餐。男朋友是她的同學,又同時來到北京工作。
“就是因為他,我才會留在北京。”但在北京馬不停蹄的生活裏,他們一週只能見一面,然後一起吃個晚飯。
“説實話,我不喜歡北京。節(jié)奏太快,消費水準又太高,一個月不掙八九千元,很難過得舒服。換個二線城市,一個月掙個三四千,已經過得很好了,還能攢點兒。”
在北京的一年,彭慧沒有攢下一分錢。每個月的平均工資有4000元,除去房租900元,每天吃飯七八十元,下班晚了還要打車,一個月的薪水所剩無幾。她的工資構成是1500元的底薪加上開單即有的500元,再加上業(yè)績提成,收入不固定。
這間群租房令租戶滿意的地方是租金可以月付,甚至可以天付,每天38元或是一個月900元,如果連付3個月的話還有折扣——這一點彭慧也是剛剛聽説,她在這裡住了一年,卻從來沒有連付3個月,因為付完3個月的房租,就沒錢吃飯了。
900元的租房成本在北京這樣的地段只能租到一個床位。彭慧深諳租房市場的價格:三環(huán)以內最差的次臥也要1500元;出了三環(huán)能便宜兩三百元;四環(huán)以外五環(huán)以內1000元。900元想要租一個單人間只能到五環(huán)之外了。
“北京的生活壓力太大,我們班當初一起來的30個同學,如今只剩三四個。”第一次來北京實習時,彭慧就見識了首都的包羅萬象。
彼時的她在中國美術館實習,做服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告知遊客不要碰畫、不要吃東西喝水。從早上7點工作到晚上5點,站兩個小時休息半個小時。包吃包住,每個月拿到1900元補貼。
彭慧回憶,從沒見過那麼慘的“包吃包住。“她和另外17個人住在一間40平方米的地下室。正值北京的冬天,地下室裏沒有暖氣,也沒有熱水。大概是由於不習慣北京的自來水水質,彭慧的臉上開始冒痘痘,“當時的條件又只能用冷水洗臉,那時候滿臉痘特別不想見人,醜死了。”
大部分時候,彭慧需要掰著手指算錢過日子。在交完所有費用之後,彭慧的手裏只剩800塊錢,公司在最初的一個月不發(fā)工資,她需要用這些錢過完兩個月。公司只提供午餐和晚餐。彭慧從來不吃公司的菜,只吃米飯。有時去早市買些鹹菜,就著米飯一起吃。晚上的時候彭慧從食堂拿兩個饅頭,花10塊錢買一盒8個的鹹鴨蛋,還有老乾媽辣醬。晚上1個饅頭、半個鹹鴨蛋,剩下的留到第二天早上當早飯。“如果實在忍不住,頭天晚上吃了一整個鹹鴨蛋,那第二天早上就不吃了。”第二天早上的饅頭一咬一掉渣,彭慧就著辣醬,喝著水,大口大口地往下咽。後來發(fā)工資了,彭慧想要改善一下伙食,買了個煎餅果子,還有“雙夾”——一種夾了雞蛋和火腿的餅。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