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微信月活躍用戶達到3.96億。在這個比網(wǎng)路社區(qū)更為封閉、人與人關係更為緊密的微信朋友圈裏,一些人利用朋友圈的熟人經(jīng)濟行銷商品,他們的標簽是“微商”。在這個圈子有的商品物美價廉,有的則有假冒嫌疑,有的讓購買者歡喜不已,有的讓人買完就後悔。
微商的做法引起了騰訊的關注。5月6日,微信事業(yè)群正式成立;5月16日,騰訊開展“雷霆行動”打擊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的假貨以及假海外代購。這或許標誌著,魚龍混雜的“微商”走到了“十字路口”。
□現(xiàn)象
“朋友圈”變成“生意圈”
近來,很多人發(fā)現(xiàn)微信朋友圈中商品銷售或代購的消息氾濫,有微信用戶驚呼“朋友圈”都成“生意圈”了。
“朋友圈”充滿商品資訊
近一段時間,白領王女士愈發(fā)覺得自己的朋友圈跟以前不一樣了,仿佛一夜之間,微信朋友圈裏充斥著做生意的氛圍——最開始是某些商家打折促銷和集讚送禮活動資訊被頻頻轉發(fā),逐漸地她的朋友裏竟也有不少人在做産品代理、代購生意。那些以個體戶身份做朋友圈生意的人自稱“微商”。
一些開實體店的賣家也開始嘗試走微商之路。王女士逛服裝批發(fā)市場時就注意到,不少賣家主動添加消費者的個人微信號,以方便通過朋友圈發(fā)帖向顧客展示新品。他們表示,維護這些客戶的生意比新拓展一個客戶的成本要低。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還有一種另類的微商,他們賺的不是産品銷售的錢,而是廣告費。比如某人經(jīng)常發(fā)“姐姐在海外可代購”的行銷帖,事實上這個人可能根本沒有姐姐,也根本不做代購,而是幫某個代購商家發(fā)帖做口碑行銷。
這類微商通過熟人行銷,將廣告主的行銷帖精準覆蓋某種類型的朋友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規(guī)律在微信朋友圈中已經(jīng)得到檢驗。在廣告主的需求驅動之下,也滋生了不少團隊作戰(zhàn)的朋友圈行銷公司,這些行銷公司發(fā)展出的“個體廣告公司”,跟電腦PC端的“水軍”極為相像,不過品質更高。
靠微信交易月賺10萬元
在淘寶上開店賣檸檬杯等雜貨的店主小K就是這些微商中的一個。她的個人微信號簽名是“XX牌檸檬杯省級代理、XX面膜現(xiàn)貨”。她第一次把客戶加為好友,是今年2月份時,那時有淘寶客戶以售後諮詢?yōu)橛杉恿怂齻€人微信號,不過到今年4月份時,她已經(jīng)有600個優(yōu)質客戶兼好友了。“他們(客戶)喜歡微信的交流和交易方式,覺得方便。”
小K發(fā)現(xiàn),朋友圈行銷轉化率很高,交易全部是先錢後貨,付款方式是支付寶或者銀行卡直接轉賬,回頭客青睞直接用銀行卡轉賬付款。小K説,現(xiàn)在她能從微信交易中月賺10萬元。“月賺六位數(shù)是純利潤。我這樣的微商還是挺多的,我做得不算好。我朋友的朋友一個星期賺30萬。”不過,她也感慨:“做這行的越來越多,競爭壓力也大了。”
小K的生意是跟一位親戚合夥打理,她的親戚負責打包、發(fā)貨、管理庫存,她則負責行銷和售後,“我們是小微商,大微商是一個比較大的團隊,但也是用個人賬號行銷,沒有開訂閱號”。“我推薦的東西保證正品,有售後問題我會處理,不需要第三方監(jiān)管。我是正規(guī)微商,要做長久生意的”。小K常常在朋友圈發(fā)帖,提醒她的客戶,一個188元的兒童檸檬杯,賣9.9元包郵的都是假貨。
品牌代理“圈內(nèi)”隨處可見
跟開店的小K們不同,還有不少微商資産非常輕,甚至與“皮包公司”類似。例如,有的只做産品代理商,根本不需要註冊公司,也不需要開店,入行門檻低,一鍵轉發(fā)推廣便捷。這類微商發(fā)展迅速,多級代理的“一件代發(fā)”模式也由此誕生。
記者在某微商論壇看到,某不知名化粧品各省代理長年發(fā)帖招攬下級代理。有意思的是,招商聯(lián)繫方式留的都是微信號,産品頗有“特供”微信行銷的意味。事實上,已有多位微信用戶向京華時報反映,微信朋友圈中常出現(xiàn)的行銷帖多為市面上少見的化粧品和快消品品牌。另外,各種海外代購之多仿佛也是朋友圈特色。
前述某化粧品一位代理商向記者強調,作為該化粧品代理不需要較大費用,無須簽約,最開始只需要按規(guī)定從上級代理處購買幾套化粧品試用,之後還可以參加微商行銷課。賺錢的方式就是賺産品進貨和零售的差價,下級代理批量進貨價格更低,上級代理也可代發(fā)貨給客戶(一件即可代發(fā)),但價格更高。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wǎng)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