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萊坊最新發(fā)表的2013年第三季《住宅物業(yè)環(huán)球透視》報告顯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私人投資者開始將投資物業(yè)視為財富保值和增值的手段。報告指出,自2009年初至今,迪拜和香港樓價分別上升63%和81%,可以説香港樓價升幅冠全球。不過澳新銀行指出,香港的樓市風險仍然可控,且出現大量拋售可能性不大。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qū)每週經濟觀察指出,香港的樓市風險仍然可控,因銀行體系穩(wěn)定。物業(yè)貸款從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平均升幅為9%,僅佔整體貸款增長的25%左右,對近年的信貸增長貢獻相對較小。該行分析發(fā)現,目前銀行的按揭資産可以承受高達53%的價格下滑而不造成負資産。
該行相信,香港業(yè)主大量拋售不太可能發(fā)生。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住房成本中位數只佔家庭收入中位數的11.7%。同時,60%的業(yè)主已經完成其按揭供款,高於2001年的48.5%。
萊坊指出,中國投資者已成為全球新建豪宅最具影響力買家,他們傾向購買香港、紐約及倫敦物業(yè),主要可用作“避風港”,而新加坡及俄羅斯投資者的影響力分別佔第二及第三位。報告預計,未來12個月,中國、俄羅斯和美國買家在新建物業(yè)投資的市場份額將維持及增加。而萊坊《財富報告》的數據亦顯示,未來十年中國高資産凈值人士的數目有望大幅上升137%。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