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多的是什麼?有人説是廟,雖不嚴謹,也不能算錯。據(jù)統(tǒng)計,臺灣登記在冊的廟宇有1.7萬多座,街巷鄉(xiāng)間的小型“拜拜”、修練場所難計其數(shù),真是舉頭見神明。“拜拜”即拜神,是臺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沒有文化程度、南部北部、年齡長幼的差別,考試要拜、遠行要拜、求職要拜、紅白事更要拜。臺灣的大小廟、宮幾乎沒有冷清的,香火繚繞、供品疊加、人來人往。多難多神,學者指出臺灣八成人口的祖輩是從大陸渡海而至,經(jīng)歷九死一生的險難,只能靠神明保祐。再加上臺灣多災(zāi),颱風、地震、海嘯多發(fā),農(nóng)民至今還是要靠天吃飯,拜神的傳統(tǒng)就這樣代代相傳下來。
近日,臺灣媒體刊出“求神榜”,披露10位最受臺灣歡迎的神明。榜首的是媽祖,作為海神,媽祖是四面環(huán)海的臺灣最普遍的信仰,媽祖文化已超越了宗教,其進香、繞境等活動成為臺灣的民間節(jié)日。
位居第二位的是財神,因為財神關(guān)係到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誰都不敢不敬,大概財神在臺灣太忙,因此有分身主管不同行業(yè),公務(wù)員拜文財神,企業(yè)拜武財神,在臺灣拜財神要看清楚。
位居第三位的是觀世音,形象仁慈、聞聲救苦的觀世音菩薩親和度、知名度都很高,無論在都市還是鄉(xiāng)村都擁有眾多信眾。
位居第四位的是月老,臺北市、新北市都有歷史悠久的宮廟供奉月老,不少人都會去祈求月老紅線,有些婚姻登記處還備有月老紅線。臺灣的月老不只掌管姻緣,還管人際關(guān)係,但凡在家庭或職場溝通不順,也會去拜拜月老緩解矛盾。
位居第五位的是土地公,在臺灣被稱為“福德正神”,街頭巷尾都有土地公保家護土,只要想拜拜,無論求財、求平安,離得最近的就是土地公。
位居第六的是三太子——哪吒,哪吒揚善懲惡,鎮(zhèn)邪降魔,因為是個小孩兒,臺灣信眾在祭拜時會供奉糖果、玩具,將神話、信仰和俗世生活有趣融合。
位居第七的是關(guān)公,關(guān)公忠勇雙全,威武凜然,被認為是正義的化身,可驅(qū)妖避邪;關(guān)公也被尊為誠信之神,被商家奉為武財神,既能鎮(zhèn)守門戶,又能招財進寶。
位居第八的是玉皇大帝,又被稱為天帝,臺灣有“天上天公、地上舅公”的民諺,天公是眾神之王,天公生日是臺灣各大宮廟最隆重的日子,會舉辦祭典,吸引眾多信眾拜拜。
位居第九的是五府千歲,指的是李、池、吳、朱、范五位王爺,相傳他們結(jié)拜兄弟,在隋末天下戰(zhàn)亂、百姓民不聊生時變賣家産,賑濟百姓,於是被百姓奉為“五府千歲”,成為能辨善惡的神明。
位居第十的是文昌帝君,每逢升學考試,臺灣的爸媽一定會帶著孩子的準考證來拜文昌帝君,祈求考生順利過關(guān),文昌帝君是學子們的守護神。
除了流行拜拜,臺灣還有一首永遠流行著的歌曲:愛拼才會贏。“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雖然多抱佛腳,但大家還是明白天助自助者,自己須多努力。(邰文欣 文)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