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新餘8月28日電 (記者 王劍)28日是中國農曆丁酉年七月初七,是以浪漫為名的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七夕節(jié)。中國(新餘)七夕文化高峰論壇當日在中國七仙女傳説之鄉(xiāng)江西新餘舉行,來自國內高校、智庫的知名專家共論暢談七仙女故事和仙女文化。
江西省新餘市市長董曉健在論壇上表示,新餘是中國七仙女傳説之鄉(xiāng),與七夕文化的起源和發(fā)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圍繞仙女下凡故事,在新餘衍生“毛衣女下凡”等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民間口頭文學。江西新餘至今還留存織女洞、鵲橋、仙女湖、會仙臺等大量“仙跡”。
論壇期間,一批國內外專門研究七夕文化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暢談七仙女故事和仙女文化。
據(jù)溫州大學教授黃濤介紹,牛郎織女傳説是七夕節(jié)愛情元素的主要資源與傳承載體。該傳説在先秦之前已有記載,但直到晉代才有了牛郎織女在七月初七相會的故事,該傳説才與七夕節(jié)相融合,並且使原本以曝曬衣物為主的七夕習俗轉為以乞子、乞巧為主,並有隱約而不斷的婚戀習俗或愛情元素。
國家博物館館員呂偉濤表示,在七夕諸多的習俗中,“乞巧”是一項最為有趣、最具有典型意義的主題活動,它通過祭祀、占卜、祈求等手段,來滿足女性渴求心靈手巧、聰明伶俐的心理期望。可以説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種“乞巧”形式成為七夕節(jié)中最有生命力的因素,塑造了七夕節(jié)最為獨特的文化內涵。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漆淩雲(yún)認為,《搜神記》中記述的毛衣女故事是中國文字記載最完整的天鵝處女型故事。在漢唐以來形成的漢文化圈影響下,毛衣女故事還流傳到韓國、日本、琉球等地區(qū),並呈現(xiàn)在地化趨勢。
據(jù)了解,本次論壇研討成果將彙編成《中國七夕文化研究論文集》,進一步延伸和豐富仙女文化內涵,推動七夕文化發(fā)揚光大。(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