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構築一座“紙上的故宮”
迎接世界讀書日,跟著祝勇讀歷史
2011年,散文家祝勇完成在劉夢溪先生門下的博士學業(yè)後,進入故宮博物院成為一名研究人員。同年,祝勇的《紙?zhí)焯谩泛汀缎梁ツ辍烦霭妫瑑杀緯寂c故宮(紫禁城)有關。
隨著對故宮研究的深入,祝勇寫出了更多關於故宮的作品。同時,通過祝勇的不斷修訂,《紙?zhí)焯谩愤@本書近期以《遠路去中國》之名再版。《辛亥年》則成長為《最後的皇朝》。
4月21日下午,2019年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祝勇攜這兩本跟故宮有關的歷史著作來到成都,在文軒BOOKS書店做了一場閱讀分享活動,並暢聊故宮以及故宮對他寫作的重要意義。
近些年來,祝勇的寫作,有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線:以故宮博物院為核心根據(jù)點,以藝術、歷史等不同領域內的觸點,不斷進行深挖和發(fā)散式寫作,出版了《故宮的隱秘角落》《在故宮尋找蘇東坡》《舊宮殿》《紙上的故宮》《遠路去中國》《故宮的古物之美》等一系列作品。可以説,祝勇用他自己的文學,構築出了一座“紙上的故宮”。
祝勇説,透過西方人的視角看待故宮(紫禁城),無疑可以增加我們觀察這座宮殿的維度。“因為故宮不只是中國的,也與世界相連。厚重的宮墻,並不能把宮殿隔開,使它自外於世界,淪為一座華麗的孤島。實際上,自元代以後,人類就啟動了全球化的進程,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身份不同,心思各異,卻一頭扎入奔向東方的漫長旅程,而紫禁城,正被他們視為它最輝煌的終點。”
在祝勇看來,人們對故宮有一個誤解,即故宮是中國文物的大本營,“這不錯,但不夠,因為故宮也收藏著很多外國文物,説它是一座世界文物的博物館,也不為過。”所以,在《遠路去中國》中,祝勇透過西方人的視角探查中國歷史,尤其是宮廷的歷史。
而從《辛亥年》到《最後的皇朝》,祝勇的修訂,把焦點轉移到人的身上——帝國大船傾覆的時刻,船上乘客的反應與抉擇,借此凸顯我觀察那場革命的不同視角,那就是把被革命者——帝國皇親國戚、朝廷百官,當作觀察與書寫的對象,從他們的命運裏,解讀歷史的大命運。
祝勇是文字高手,同時對影像藝術的把握也非常敏銳而在行。身為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的祝勇,曾任《辛亥》《歷史的拐點》《蘇東坡》等大型紀錄片總撰稿,又是央視大型紀錄片《天山腳下》總導演。他透露,自己最新執(zhí)導的故宮博物館紀錄片《紫禁城》也將要與大眾見面。
關於紫禁城,已經誕生不少優(yōu)秀紀錄片作品,祝勇版“紫禁城”紀錄片又將有怎樣的特色呢?令人新生期待。祝勇説,紫禁城是一個巨大的寶庫,縱然有很多好作品已經進行了很好的詮釋,但依然有巨大的空間、嶄新的角度可以去拍。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傑實習生劉可欣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