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19日上午,“2019北京書市”正式拉開帷幕,不少讀者拎著大號購物袋來選書。其中,精品舊書依然人氣旺盛,“換書大集”則成了書市亮點之一。
優(yōu)秀出版物“扎堆”展示
據此前媒體報道,今年的北京書市開設5大展區(qū)600余個展位,集中展示展銷近50萬種優(yōu)秀出版物及文化産品。
書市上,還有別出心裁的“場景體驗”,比如“新華書店70年變遷”場景體驗展,讀者通過“移步換景”,可以感受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的售書方式。
除了展示各種出版物,記者看到,在今年的書市上,還有公益講座、互動體驗、電臺直播、影片展播文化活動。在一些相應的活動區(qū)內,已經聚集了不少感興趣的讀者。
另外,前幾年北京書市舉辦時,曾有人抱怨展區(qū)方位不好辨認,今年的書市在公園園區(qū)的顯著位置設置指路牌、方位圖供人們查詢,書市主區(qū)域也開設了一些咖啡水吧,方便讀者休息。
折扣力度大 精品舊書受歡迎
圖書品質好、折扣力度大,或許正是北京書市匯聚人氣的重要原因。
根據圖書的新舊程度等,許多展位都推出了購書折扣,有八五折、五折、二折等等,一套四冊的《資治通鑒》,標明“原價598,現價80”。時不時便能看到去收銀臺結賬的讀者。
一位年紀稍大一些讀者説,有些書都是由靠譜的大出版社出版,圖書品質很高,但可能因為是庫存書,基本都能有挺大的折扣,雖然書有點舊了,但買起來“很劃算”。
書市上,還有許多人是拖著購物小車或者背著大號購物袋前來“淘書”。一位工作人員説,可能由於在工作日,今天來的讀者大多是“銀發(fā)族”,年輕人比較少見,“週末會更熱鬧一些”。
設在書市一角的“智慧書屋”也吸引了讀者目光。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人臉識別”後,可以進書屋裏看書。在書屋內,還有其他一些智慧設施,十分方便。
吸引愛書人的“換書大集”
另外,換書活動可謂今年書市的亮點之一。還在早上九點半左右,書市的“換書大集”內就已經聚集了二十來名讀者。
相較于往屆書市的“換書節(jié)”,今年設立的“換書大集”明顯擴容,有資料顯示,活動面積擴大到400平米,分為“官方換書區(qū)”和“自由換書區(qū)”兩個平臺。
中國書店董事長張東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介紹,官方換書區(qū)由中國書店負責。讀者需要帶書前來,讓現場工作人員評估圖書價值,然後換取面值不等的“換書券”。然後,讀者可以在換書區(qū)指定區(qū)域選購圖書,“換書券”面值能抵扣同等現金價值。
“我們準備了文學、歷史、社科等各種品類的圖書,給讀者盡可能多的選擇餘地。”張東曉説,“換書”的活動也方便讀者能把自己的圖書資源和別人一起分享。
記者了解到,“自由換書區(qū)”是此次換書活動新增的項目,讀者可以在預約時間將預交換的圖書帶來現場,經工作人員篩查後即可入場,遵照一些具體細則,與其他讀者協(xié)商交換。
思考:如何更好滿足讀者閱讀需求?
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成年國民每人平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67本。此外,有四成以上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有67.3%的成年國民認為有關部門應當舉辦讀書活動或讀書節(jié)。
在張東曉看來,書市上的各類文化活動,以及書市本身,其實也是推廣全民閱讀。不管是買書還是換書,大家的目的都是希望淘到、讀到好書,也願意看紙書,“這種文化需求還是比較大”。
一名讀者則表示,書市上不少活動都免費,希望未來能夠增加類似具有趣味性、知識性的讀書活動,這樣一來,大家既能買到好書,又能獲得很多知識,書市也能從更多層面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