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長治11月29日電 題:山西劉氏老鼓傳承人:讓百年老“鼓”傳承下去
作者 楊傑英 鄭海玲 王永芬
“我現(xiàn)在最擔心的就是傳承問題,因鼓的製作工藝複雜,技術(shù)含量高,現(xiàn)在年輕人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産的學習熱情不高。”29日,劉氏老鼓製作技藝第四代傳人劉建軍告訴記者,希望將劉氏老鼓這門絕技傳承,讓百年劉氏老鼓的鼓聲響徹全國。
在山西上黨地區(qū),流傳著“黎城老鼓、長子銅鑼”的民諺。發(fā)源於山西長治黎城縣范家莊村的劉氏老鼓作為地方劇種和音樂的特色樂器,它的音質(zhì)受當?shù)匾魳穼徝烙^的限制,要求製作者不但有純熟的製作手藝,而且要憑感覺和經(jīng)驗來精心製作,技術(shù)含量要求很高,體現(xiàn)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劉氏老鼓製作技藝已有百年曆史,1899年,劉建軍的曾祖父劉旦在村裏是個手藝精湛的木匠,當時村裏新蓋的龍王廟竣工後,缺一面敬神用的大鼓。劉旦斗膽承攬,設計好鼓的圖樣,又託人買好牛皮,並到順德府向有名的師傅學習熟皮手藝,返家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琢磨,終於製作成一面大鼓,於是范家莊劉旦會做鼓的消息不脛而走。彼時黎城盛行上黨落子戲,用鼓很多,一時間劉旦名聲大震,潞州澤州兩府戲班幾乎都用上了范家莊的“劉氏老鼓”。
後來劉氏老鼓經(jīng)過四代傳承便發(fā)展成了今天的豐富式樣,歷經(jīng)氣候變化卻音色不變、美觀大方的特色,最可讚的是倘若鼓已破裂,裂口在二寸以內(nèi)音色依然不變,因此廣受用主和內(nèi)行們的歡迎和讚揚。
2011年,劉氏老鼓製作技藝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非物質(zhì)遺産”。然而正因如此,它的製作過程複雜,難度高,即使由劉氏老鼓的傳承者劉建軍來做,從備料到樂鼓製作成功也得半月之多。
劉建軍介紹,其製作工藝分為兩部分進行,一部分要買來黃牛皮,將其浸泡、去肉、去毛,經(jīng)過至少半個月的浸泡及數(shù)次刮洗,方能將一塊牛皮清理好。另外一部分則是鼓身的準備。首先從山上砍來木頭,以椿木為佳,楊柳木次之,將木頭扯成板狀,再拉成塊狀,而後根據(jù)具體鼓的大小要刨成一個個尺寸相符且弧度相同的小鼓板。
“這是最難的一環(huán),沒有個五六年的木工基礎(chǔ),很難把它們刨成相同規(guī)格的鼓板。最後把它們沿縫隙粘合到一塊。一個鼓面就製成了。”劉建軍説,整個過程中,操作者必須眼到手到心到,沒有好的審美觀,沒有成竹在胸的把握都很難成功。
從小聽著父親和爺爺“呲呲呲”的刨木頭聲,劉建軍眼見的是他們怎樣把一塊塊木頭變成圓形的鼓身。即便如此,劉建軍從16歲開始正式上手操作,仍用了六年才學會最難的那道工序。為了練習那道工序,他一天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常常是坐在凳子上一連刨四五個小時不起身。
劉建軍説,因劉氏老鼓是純手工製作,每年只能製作百餘面鼓。“目前晉東南地區(qū)的樂器隊來購買的比較多,有些供不應求。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還是設備和資金問題,如果能達到量産,有好的合作者,能夠支援更多人來學習,才能更好地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