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嘉義市社區(qū)交流團來蚌埠市參訪
臺灣網(wǎng)6月6日蚌埠訊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踏上淮畔珠城,臺灣嘉義市基層社區(qū)交流團就直奔博物館,迫不及待地感受著流動的淮河文化。
蚌埠通融南北,歷史積澱所形成的蚌埠印記、蚌埠符號、蚌埠特質,匯聚著淮河文化、大禹文化、雙墩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源流。距今7300年前雙墩文化遺址出土的刻畫符號,被確認為我國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治水英雄大禹劈山導淮、召會諸侯,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動人傳説;奠定大漢基業(yè)的垓下之戰(zhàn),演繹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千古絕唱;漢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花鼓燈,被第一批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遊覽的客人們在導遊的深情解説中,駐足在文物前,倘佯在歷史的長河中,追隨著發(fā)展的軌跡,觸摸著中華文明的脈搏。
這一刻,情相牽、心相連,彼此為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産而震憾、為五千年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自豪,為曆盡滄桑卻傳承不絕的頑強民族凝聚力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感動。
大家心繫情牽,深深地感受到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尤其是璀璨的中華文化永遠切不斷、割不裂、分不開。(臺灣網(wǎng)蚌埠市臺辦通訊員 梁雲(yún)傑)
[責任編輯:丁凱立]